(資料圖片)
近日,在興平召開的全省營商環境現場會上,府谷縣被授予2022年度“陜西省營商環境創新示范區”稱號。
近年來,府谷縣以創建省級營商環境創新示范區為載體,對標先進、創新監管、高效服務,建立健全營商環境高位推動機制,營商環境得到全面升級,打造出“助企紓困”“千人幫千企”“交地即交證”“驗登合一”等一批“府谷品牌”,集聚了以優化營商環境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
塑品牌,優服務,打造“便捷、高效”政務環境。以“府周(州)辦”政務服務品牌為抓手,審慎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截至目前,共完成4批286項政務服務事項劃轉,“一枚印章管審批”辦理事項65490件,300項事項實現全省通辦,1412項事項實現全市通辦。直接取消審批事項10項、審批備案7項、實行告知承諾14項、優化審批服務67項。推行“交地即交證”“驗登合一”服務新模式,建立聯審聯批工作專班,對重點項目實行并聯審批,率先在全市實行28類工程規劃豁免制度。開辦全省第一家縣級建筑消防培訓學校,建成全省首家燃氣便民超市。
抓特色,推亮點,塑造“優良、卓越”創新環境。全國首條年產千噸級高品質鎂示范線建成投產,陜西鎂基新材料研究中心、中試基地落地掛牌,綠電制氫合成氨電池產業鏈重點項目落地府谷。搭建“府谷縣公共就業服務信息平臺”,參與企業124家,提供1561個崗位,實現就業203人。開通線上立案渠道,利用電子法院、移動微法院等網上立案平臺、自助立案服務機、自助查詢機,引導當事人網上立案、自助立案。建設府谷鎂鋁合金產業“兩鏈”融合試驗區,全力推動能源化工產業轉型升級。出動農業技術人員500余人次,指導幫扶養殖企業210余家次。支持推薦認定省市縣三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2家,獲取認定獎補資金180萬元。
重落實,挖內涵,營造“公開、透明”市場環境。不斷完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跨部門協同監管機制。強化“互聯網+監管”水平,認領監管事項854項,編制錄入檢查實施清單605項,監管平臺注冊執法人員數695人,共有各類監管數據2607條。加大信用監管覆蓋面,落實“信用承諾”改革,54家企業修復失信記錄,嚴格執行“雙公示”數據標準和歸集共享時限要求,確保信用信息數據和質量報送工作達到100%要求。公共資源交易環境不斷優化,充分利用信用聯合懲戒系統,依法依規在公共資源交易領域開展失信聯合懲戒。按照“能快則快、能簡則簡、能優則優”的原則,倒排招投標時間節點,確保重點項目及時完成招投標。
善策劃,出新意,創造“寬松、暢通”企業環境。積極開展“千人幫千企”活動,實現對145戶重點“五上企業”聯企幫扶;開展“聽企聲解企憂”大走訪活動。積極拓寬企業訴求渠道,開辟線上、線下“有訴即辦”通道,建立營商環境投訴建議平臺,集中開展企業問題線上梳理、調度、紓解、反饋、評價等工作。全力加大企業融資支持力度。召開擔保圈風險化解座談會和政銀企對接會。利用螞蟻金服大數據平臺,篩選優質信貸客戶,加大金融服務的滲透領域和覆蓋面。加大各類國家獎補支持政策的貫徹力度,成功推薦32戶企業申請各項獎補資金1116萬元。為受疫情影響的企業紓困解難,對水、電、氣等費用總額的30%予以補貼,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8筆貸款給予利息補貼共計100.56萬元,為府谷縣共享經濟孵化園爭取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減免房租10萬元。
減負擔,強保障,構建“公正、惠企”法治環境。深化“智慧法院”建設和成果應用,加大“互聯網+審判”使用模式,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多元、豐富、便利的訴訟環境。推進案件在中國庭審公開網上直播,有效地保障了群眾的監督權和知情權。全市唯一一家“環境資源保護法庭”揭牌成立,持續推進“駝城春雨”專項執行行動,保證了公民的合法權益。設置法律援助工作站33個,實現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辦理援助案件206件,挽回經濟損失260余萬元;辦理各類公證案件487件,減免公證費用6萬余元,辦理煤礦綜合治理項目主體剝離退出協議公證21件,在辦理過程中通過協商減免部分公證費用,有效降低了企業負擔。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