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兒童近視手術的特點是什么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兒童近視手術的特點是什么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近視矯正手術的原理和優缺點?
激光近視矯正手術,全稱“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LASIK手術)”。
該手術極大程度減少角膜瘢痕發生,而且手術耗時短、無痛苦、見效快、恢復良好,術后只需必要的眼睛保護和預防感染。多數患者術后能夠擺脫眼鏡。手術原理見下圖。
但該手術并發癥后果很嚴重,甚至有失明危險。比如圓錐角膜癥,就是因為術后角膜變薄,不能對抗眼壓,導致角膜突出,發生該并發癥的患者幾乎失明,只能通過角膜移植才能恢復視力。
但是該并發癥發生率極低。
近視手術要什么條件術后怎么樣?
近視眼屈光手術目前種類和術式比較多,采取什么樣的術式?是否可靠?術后是否恢復正常?都需要參考并嚴格遵守以下的手術適應癥和術前注意事項。
手術適應癥:
(1)受術者年齡應在18歲以上,60歲以下。因為18歲以下眼睛尚處在發育階段,屈光度還會發生變化;60歲以上可以在作白內障手術的同時用人工晶體矯正屈光不正。
(2)屈光度數穩定在2年以上,盡量排除進行性近視。
(3)矯正視力0.8以上,無其它眼病及眼科手術史。
(4)身、心健康,無影響傷口愈合的全身病。
(5)患者自愿接受治療并能配合。
(7)戴角膜接觸鏡者需脫鏡兩周以上再進行檢查。
術前檢查:
術前還應進行眼科常規檢查、散瞳驗光、角膜地形圖檢查、角膜厚度檢查、主觀驗光、眼壓測定、角膜知覺、淚液量及淚膜破裂時間等周密的檢查,高度近視還要仔細檢查眼底狀況,鏡片眼內植入性屈光矯治手術還應特別注意房角檢查,如已決定行屈光性手術,應明確告訴受術者各種術式的優缺點及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屈光性手術畢竟是一種改變眼球原形態的手術,并且出現時間較短,需要不斷發展、改善,如不是工作及特殊需要不能戴鏡者,盡量不要急于考慮屈光性手術,應首選戴鏡、寧晚勿早。
兒童的視力發育有怎樣的特點呢?家長們要知道的兒童視覺發育規律?
兒童視覺發展主要表現在,視覺適應,視敏度,顏色視覺幾個方面;新生兒一出生就具有一定的視覺分辨和視覺記憶力;視敏度就是我們常說的視力,嬰兒出生后前半年是視覺發展的關鍵時期,6個月左右的嬰兒的視敏度即可達到成人的視力水平;出生4個月的嬰兒就能夠像成人一樣區分不同范疇的色調,研究發現,3歲兒童還不能很好區分各種顏色的色調,比如藍和天藍,紅和粉紅,4歲開始區分顏色細微變化能力才得以發展,5歲不僅注意色調,而且還注意到顏色的飽和度和明度,6到7歲區別色調明度和飽和度的細微差別能力進一步提高,換句話說就是,一般4歲兒童能將基本顏色與其名稱聯系在一起,5到7歲能正確命名常見顏色。兒童的視覺能力是可以通過訓練提高的噢。
五歲以前的兒童,視力很弱,一般不超越1.0,六歲時才干到達成人的水平。
剛出生的嬰兒僅能知道眼前手的搖擺,不過間隔很有限,如果在20~25厘米處懸掛一個汽球,左右搖擺,這時小兒兩只眼能凝視45度范圍,4周時可達90度,3個月時可達180度。大約在6周曾經,雙眼表現出輕度的輻輳(兩只眼同視一物的現象),但要到4個月時才干協調得好,如6個月時仍不能雙眼同視一物就是異常情況。3個月時能凝視近處的物品,眼球能自在運動,但這時的視力僅0.01到0.02。4個月時開端會區分色彩,能對雙眼的視線進行調整,6個月時視力為0.04~0.06。在這期間,不能用較強而會集的光線直接照眼,室內的光線不宜過強,但也不宜過暗,應光線柔軟、色調明顯,不要過火單一,要給予多種色調的刺激,以促進色覺的發育和形成。
當小兒1歲時視力為0.2~0.4,2歲時視力可到達0.5~0.6,到了3歲時,視力能到達1.0以上者大約有60~70%,5歲時到達1.0以上者達83%。從3歲到5歲這段時間是視力進步最快的階段,6歲時視力大致可到達成人的水平。
依據小兒視力發育及特點,4歲曾經,不宜勉強讓孩子在光線不足或光線過強的環境中作較精密的工作,如寫字、畫圖等。目前許多父母對2~3歲的孩子就強迫他們每天去識字、寫字,這不利于視力的發育。5歲曾經,主要是使孩子養成良好的看東西的姿勢,培養其眼球運動的靈活性及區分物體色彩、形狀的才能,而不一定要讓他們認識多少字或會寫多少字,這些是以后的工作。過早地去做這些事,會影響視力的發育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兒童近視手術的特點是什么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兒童近視手術的特點是什么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