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魯繡嗎?
顏色艷麗、風格粗獷,
作為“八大名繡”之一的魯繡,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享有“百繡之母”的美譽。
在這些90后的山東小伙指尖,
魯繡被賦予了新的活力,
一針一線,繡出傳統與現代的文化傳承。
熱愛手工藝的你,刷到這個短視頻全靠實力。
畫面中正在認真做魯繡的男孩,被網友稱為心靈手巧的“寶藏男孩”,他就來是來自山東淄博的90后劉崢。
為什么自學魯繡?劉崢的答案是:“受到了姥姥的影響,希望讓更多人了解山東的魯繡,包括本地的傳統文化,把它做出來,有更好的改進,讓更多年輕人接受。”
同樣愛上魯繡的還有臨沂魯繡傳承人——95后小伙賈喜人。
賈喜人從小就喜歡看村前屋后的老奶奶們裁花布,魯繡藝術早早在他心中萌芽。從讀大學起,賈喜人便帶著他喜愛的魯繡參加藝術比賽、非遺市集等活動;現在,在老家臨沂市高新區賈莊村,賈喜人擁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此撇黄鹧鄣娜g屋子,屋內卻是別有洞天,幾把磨得有些發白的民國木椅擺放在兩側,古典的中式衣柜坐落在堂屋西北角,擺放在工作室正中間的虎頭鞋和虎頭帽很是搶眼,這些造型精致的魯繡繡品,均是出自賈喜人之手。
“我更注重清代、民國的手工,流傳下來的老刺繡,我會仔細鉆研針法,這些都是現在看不到的手藝了?!闭f起手中老刺繡的故事,賈喜人如數家珍。擅長以老虎為主的民間瑞獸與北方刺繡,模仿鉆研民國的繁瑣工藝,因而出自賈喜人之手的一件件繡品都與眾不同,“潮味”十足。賈喜人的繡品在各大短視頻平臺上已收獲了幾萬的點贊和播放量,獨家定制繡品也成了賈喜人的零售新模式。更重要的是,隨著魯繡短視頻和定制繡品的受眾越來越多,賈喜人清楚自己肩上的責任,作為一個年輕的非遺傳承人,他將繼續堅持再現傳統的美,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魯繡文化。
不同于魯繡的針尖秀美
在鼻煙壺內反手作畫
可以說是小世界里的“大乾坤”
卡塔爾世界杯期間
吉祥物“拉伊卜”可愛出圈
在濟南大觀園有位非遺手藝人王衍保
通過直徑7毫米的壺口
“反手”將可愛的吉祥物畫在了鼻煙壺里
用傳統文化技藝來為世界杯喝彩
畫作一出手,很快就上了微博實時熱搜
其實,關注鼻煙壺內畫的朋友,對王衍保并不陌生。在位于濟南大觀園的非遺傳承基地,濟南內畫鼻煙壺非遺傳承人王衍保的“日常”,便是一支筆、一個壺,沉浸式深耕鼻煙壺內部“反手”作畫,讓一幅幅畫面鮮活起來。
在可愛的“拉伊卜”出圈之前,王衍保壺內反向畫“神十三乘組太空出差安全回家”的作品,已經收獲點贊無數。
今年4月16日11時5分,神舟十三號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安全順利出艙,“太空出差”三人組安全回家。在這一天,王衍保創作的內畫鼻煙壺《英雄回家》也正式完成,在壺口直徑為12毫米的鼻煙壺內,王衍保利用彎鉤筆歷時15天,畫出了三位航天英雄的肖像,也完成了自己做為“太空迷”的心愿。
學生時代就對繪畫感興趣的王衍保,逛商場時機緣巧合遇到“內畫鼻煙壺”,隨后跟隨工藝美術大師學習,正式開始了長達十年專心致志的學習生涯。所謂“十年磨一壺”,學習只是研習匠心之作的開始,沒有止境?,F在的王衍保除了自己繪制內畫鼻煙壺作品外,他還帶了三個徒弟,一起努力將內畫鼻煙壺這項中國特有的傳統工藝品種薪火相傳,繼續散發傳統文化技藝的魅力。
如果說“鼻煙壺內反手作畫”是“2D還原”
那“微縮模型”可以說是“3D再現”
今年爆款劇《人世間》,你看過嗎?
濟南小伙李壽升不僅看了,還花費14天,用微縮模型還原了《人世間》中周秉昆的老家:脫落的水泥外墻裸露著些許紅磚、二八自行車靜靜停放在院子中間、屋檐上垂下來的冰溜子閃爍著晶瑩的光……不足1平方米的微縮模型,濃縮了一個年代。
1988年出生的李壽升在微縮模型制作方面堪稱是一位“老師傅”,舞臺美術專業出身的他不僅有手工藝制作和美術審美的基礎,而且對于手工制品制作更是相當熱愛。他的作品逐漸火爆,很多網友稱贊他的作品“絕了”。
今年是李壽升制作微縮模型的第10年。喜歡古建筑的李壽升說,他有一個愿景,希望將來能以微雕的形式還原出《清明上河圖》的場景,展現我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吹竭@兒,你的期待值是不是已經滿格?
說起期待,你是否還記得今年北京冬奧會期間
“一墩難求”的火爆場景?
當時,聊城90后賈景瑞憑一片樹葉
就實現了“冰墩墩自由”
2月4日,90后小伙賈景瑞用樹葉雕刻出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火速刷屏,彈幕全是“愛了愛了”!這幅耗時6小時的葉雕作品里,卻藏著流傳了3000年的藝術。
“葉雕”又稱作剪葉,取材自自然落葉,通過運用葉子的自然脈絡,用刻刀雕刻出形象輪廓。賈景瑞在2018年偶然接觸葉雕技藝,便一見鐘情。憑借著美術基礎,走上了“葉雕之化之旅”。每到金秋時節,別人出門賞景,賈景瑞出門拾落葉;從最開始的“一刀葉碎”,到現在“葉葉皆景”,賈景瑞的“百寶箱”見證了他的努力。大小不一、粗細不同的數把雕刻刀,磨礪著他的雕刻技藝;除了基本功,一幅好的葉雕作品,還需要十幾道工序,包括采集、存儲、選葉、清洗、構圖、刻制、定型、陰干、防腐、吊干、裝裱等十幾道工序。想要完整地做完這一套程序,少則需要七八天,多則需要一個月。
憨態可掬的冰墩墩雪容融、冬奧會的精彩瞬間……在賈景瑞的手中,一片樹葉“活”了過來。從山東各地的特色建筑、人文景觀到歷史人物、自然景色,近兩年來,賈景瑞創作了大量精美的葉雕作品。其中,《葉雕山東》系列作品曾獲得山東省泰山文藝獎三等獎,《葉雕奧運冠軍》系列作品獲得了2021年首屆山東省體育文化與設計大賽銀獎。
“副業”絕活如此驚艷,賈景瑞的本職工作是聊城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輔警,業務技能是相當過硬,他在2021年全省110業務技能比武競賽中還得過獎,工作認真負責還收到過群眾錦旗,是一名能獨擋一面的佼佼者。
現在壓力給到大家了,當初給樹葉版“冰墩墩雪容融”點贊留言“動手刻一個”的網友們,現在,都學會了嗎?
看到葉雕已經驚嘆不已的朋友們
是不是萬萬沒想到,還有“輪胎雕塑”?
果然是高手在民間。
廢舊的輪胎怎樣才能煥發生機?山東淄博的“廢舊輪胎雕塑師”做到了。他叫白鷗,用了5年的時間把自己這個“門外漢”鍛煉成了雕塑大師。他用500條輪胎創作的十二生肖獸首出圈,這些雕塑作品有著黝黑的外表、蒼勁有力的線條、炯炯有神的眼睛……
把本來只能當作垃圾處理的輪胎變為工藝品,白鷗的靈感來源于兒子?!皟鹤酉矚g恐龍,我就想試試能不能用輪胎拼接成恐龍,沒想到還真做成了?!睆拇?,沒有美術功底的白鷗,和“輪胎雕塑”結緣。十二生肖獸首雕塑之后,他的愿望是完成關公雕像,現在實現了。
高大威猛的金色關公雕像披袍擐甲,持刀而立,面部栩栩如生,鎧甲精雕細琢,凸顯一股睥睨之勢。關公雕像,高約3米,重達800多斤,用了約300多個摩托車和電動車的廢舊輪胎……白鷗花費兩個多月時間。之所以制作關公的雕像,是因為白鷗喜歡《三國演義》,尤其對關羽最是鐘愛,敬佩其忠義精神。
“輪胎雕塑”關公氣勢威武
“面塑”出品的各種武將人物同樣傳神
一塊面團,經揉、搓、擠、捏,小刀靈巧地點、刻、劃、塑,一個個惟妙惟肖的人物躍然而出,這便是“面塑”,也是民間常說的“捏面人”。面塑作為指尖上的藝術,早在我國漢代就有文字記載。在壽光,有一名“85后”小伙單晨兵,他不僅熱愛面塑,還用一雙巧手把各種武將人物刻畫地十分傳神。
小小面團手藝塑造,神態各異的門神、神采飛揚的二郎神,還有古代神話中的四大天王……這些色彩鮮艷、造型靈動的人物仿佛“復活”了一般,把人引入歷史神話故事當中。
單晨兵正在創作具有壽光本土文化特色的“三圣”系列。他還創作了不少球星、動漫人物等迎合當下年輕人審美的形象,在保留傳統技法的基礎上融入一些新的技巧元素,以此讓面塑這項傳統手藝進入更多年輕人的視野,傳承更遠。
魯繡、葉雕、面塑……
手藝匠人用他們的寶藏技能
讓厚重文化輕盈起舞
讓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煥發出勃勃生機
你的文化DNA動了嗎?想學習哪門手藝
責任編輯:Rex_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