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您幾歲了?”
“6歲!”
(資料圖)
近日,一位風趣幽默的“寶藏爺爺”火了
106歲高齡的王樹樟老人
背起《滕王閣序》毫不費力
只見他坐在椅子上
一副怡然自得、樂在其中的模樣
背著背著,手勢起范兒
整個人神采奕奕
01
生于戰亂年代
親歷盧溝橋事變
老人出生于北京
在烽火連天的年代
他剛上高中讀了半年書
就遇到盧溝橋事變
“那年真是炮聲連天,到處哀鴻遍野”
王樹樟一路逃難到貴州、四川
直到1947年來到杭州
才慢慢安定下來
在鐵路系統工作直至退休
“我們的19歲不像你們的19歲
你們現在出去就是青山綠水。”
圖為王樹樟老人家門。手寫的八字安全須知為其手跡,筆跡清逸,既像隸書又似魏碑。
02
每天看書讀報做筆記
一摞摞“手賬”擺滿桌
正因為受過離亂苦
王爺爺更明白
一張安靜的書桌有多可貴
他桌上擺著一摞摞的筆記本
隨手翻開一本
是他摘錄的英文《伊索寓言》
他拿起本子湊到眼前,念了起來
咬字清晰,氣勢十足
“One bright evening as the sun was sinking on a glorious world.....”
下方還附有翻譯優美的中文釋義:
“一個晴朗的傍晚
夕陽即將沉沒在那漫天霞光中”
還有些小小的硬卡片
抄錄著手寫的英語詞組
像極了當下年輕人流行的“手賬”
翻過卡片一看
原來是藥盒子的包裝
翻開另一本筆記
那是老人家摘錄的詩詞歌賦
工整的小楷
筆鋒透著書寫功底
王爺爺還喜歡收錄剪報
每一本都標注著日期
他時常翻出來看看
“時代發展很快
今昔對比,讀起來就是另外一道風景?!?/strong>
桌上還有一本《古文觀止》
書皮破了,發黃的書頁也幾乎翻爛
寫滿了老人家標注的句讀
老物件來自老朋友
“這本書也很老了,幾十年前一個朋友送的
我這朋友也過世很久了。”
舍不得丟掉的
不只是書籍,更是友誼
03
長壽的秘訣是
“腹有詩書自年輕”
說起養生秘訣
王爺爺調侃道:“那你得去問專家”
不過,他再三強調
學習使人聰明,思想開闊
自己直到現在還想學習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這幾句詩
描寫的正是王爺爺本人了
不只懂英文、擅長古文
老人也非常關注時事新聞
接受記者采訪時
他高興地說
“杭州要開亞運會了,對不?
很難得的,我這個年紀竟然還能碰得上?!?/p>
他現場揮毫潑墨送祝福
“杭州敞開胸懷,熱烈歡迎各國參加亞運會的體育健兒?!?/p>
落款的年齡,讓人直呼“無人能敵”
“杭州一市民,106歲”
網友紛紛點贊
還有人調侃,這是什么“減齡”魔法?
是年齡滿一百減一百嗎?
長壽的秘訣,其實很“簡單”
年齡不是問題
心態決定狀態
笑對人生,堅持學習
“減齡”出奇跡
來源:綜合新華每日電訊視頻號、杭州日報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