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將從“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疫情防控進入全新階段。我州工作重心從“防感染”轉向“保健康、防重癥”,全力抓好醫療救治保障、藥品市場保供和重點人群保護等工作,著力提高“見醫率、見藥率、見干率”,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全力加強重癥防治,迅速提升醫療救治能力。全州4家三級醫院改造儲備了210張重癥床位,把人員、設備等基本配置保障到位,及時發揮作用,同時結合醫院實際,聚焦“防重癥、降病亡”,不斷拓展新的重癥床位,滿足重癥患者救治需求。全州62家二級以上醫院發熱門診“應設盡設、應開盡開”,134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均設置了發熱診室。不斷優化分級診療體系,加快健全分級轉診機制,實施基層首診負責制,建立了三級醫院分片包干到縣機制,成立7支新冠病毒感染醫療救治應急小分隊,統籌推進新冠重癥及危重癥的診斷救治。強化急救資源統籌,暢通急診和住院病房收治之間的綠色通道。
全力加強藥品保供,充分保障群眾用藥需求。我州醫保、衛健、工信、市監等部門著力推動藥企開足馬力生產,多渠道、多形式采購,保障用藥需求。全力以赴保障全州7家醫藥制造類規模以上企業穩產達產,及時幫助解決物流、用工、用水、用電、原材料采購等方面的困難。按照患者優先、精準投放的原則,優先保障重點群體、特殊群體。指導醫療衛生機構和零售藥店,拆盒銷售藥品。加大監管力度,對發現囤積居奇、串通漲價等不法行為,一律嚴厲打擊。
全力加強農村防控,保障群眾身體健康。積極引導外出務工人員盡量就地過節,開展中醫藥進基層、進鄉村行動,推進醫療資源、藥品配發下沉農村。強化農村醫療物資保障,醫療物資重點向基層、弱勢群體傾斜,加強鄉鎮社區醫療機構必備醫療物資配備,推動農村預防關口前移,積極引導返鄉人員加強自我防護、自我健康管理。倡導喜事緩辦、白事簡辦、宴會不辦,最大程度減少聚集感染。
此外,我州將精準做好重點人群保護工作,提高疫苗接種率,加快老年人疫苗接種進度,加強老年人健康管理,加強兒童、孕產婦健康監測,堅決防止輕癥轉向重癥。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新冠病毒防治中的獨特優勢,印發《黔西南州提升基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中醫藥救治能力工作方案》,公開發布了中醫藥預防和治療處方,在全州范圍內開展為期2個月的“中醫藥進基層、進鄉村”行動,為群眾提供及時有效的中醫藥診療服務。(黔西南日報融媒體記者 楊朝敏)
責任編輯:Rex_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