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我州統籌各類資源,提高使用效益,創新供給方式,盤活用好機構編制資源,采取五項措施抓教育均衡發展機構編制保障,積極實施“文教興州”戰略,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按照“強化政府教育督導職能,理順管理體制,優化機構設置,充實教育督導力量,確保教育督導機構獨立行使職能”的思路,完成州、縣兩級政府教育督導機構設置,并對相應的職能職責及相關領導職數(督學)進行明確。結合教育主管部門內設機構及人員編制情況,調整設立教育督導室的具體辦事機構,承擔政府教育督導室日常工作。
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對州教育局所屬事業單位機構編制事項進行調整,核增州教育局所屬事業單位事業編制25名。對州教育發展中心(州教育考試中心)職能職責、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等事項進行優化調整。為加強教育科學研究,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服務,增設州教育科學研究院,核定事業編制25名。為加強教師培訓培養,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服務,增設州教師培訓中心,核定事業編制10名。并對新增設機構領導職數設置進行明確。
盤活用好教育編制“周轉池”。根據2020年底按標準核定編制的余缺情況,我州建立中小學事業編制“周轉池”編制500名。為緩解縣(市)通過盤活存量、編制挖潛等方式不能滿足中小學教育編制使用需求,由州級機構編制部門統籌調劑使用“周轉池”編制中小學教師編制缺口。結合縣(市)編制狀況,從全州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周轉池”調劑編制200名給興義市統籌使用,各調劑100名給冊亨縣、安龍縣統籌使用,更好地滿足全州中小學教育事業發展對編制資源的需求,推動全州教育均衡發展。
挖潛創新教育機構編制管理新方式。根據機構編制管理規定和挖潛創新相關精神,核定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員額制人員530名,對興義民族師范學院用人實行審批和備案相結合的管理方式。編制內用人實行審批管理,嚴格執行進人計劃審批。編制外員額內用人實行備案管理,員額內新進人員應符合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等有關規定。為推動教育機構編制創新管理,探索將冊亨縣第一高級中學、冊亨縣民族中學進行“去行政化”管理,不再保留科級學校行政規格。
推動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將弘揚、傳承“加油”文化、“筆山”文化與推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擴大優質普通初高中教育資源覆蓋面,提升區域教育綜合競爭力和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設立“安龍加油書院”,為參照正科級事業單位管理的公益二類事業單位。設立“筆山書院”,加掛興義民族師范學院附屬中學、義龍新區第一高級中學牌子,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并對領導職數設置等進行明確。為滿足城區常住人口及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學需要,統籌優化教育資源布局結構,提升區域教育發展水平,設立興仁市實驗中學,為參照正科級管理的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將頂效經濟開發區中學更名為黔西南高新區實驗中學。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