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們永遠的奮斗目標,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目前,鄉村振興工作在神州大地如火如荼地開展,一大批黨員干部像一顆顆蒲公英灑向全國各地,他們為鄉村帶去正氣,帶去朝氣,更帶去希望。他們通過拍攝、直播帶貨等方式,宣傳自己家鄉的美食、特產、風景,讓更多人知道自己的家鄉,讓家鄉的美食、特產走向全國各地,甚至全世界。如何在鄉村振興工作中想出“金點子”“妙招子”“好法子”,帶動一方經濟發展,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菜籃子豐富起來,臉上的笑容多起來,黨員干部須開動腦筋。
想出“金點子”,做新時代想干敢干的“先行者”。黨員干部要有“不破樓蘭終不還”的魄力和決心,夯實黨建戰斗堡壘,把鄉村振興駐村幫扶工作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載體,建設新型鄉村助農服務示范體系,推進鄉村產業發展。成立“農副產品代購代售點”,通過農產品代售點助推農產品走出去,達到農民增收的目的,并引導其他脫貧村,有力打通各村的農產品銷售渠道,打開農副產品走出去的新局面。
想出“妙招子”,做新時代能干會干的“主攻手”。黨員干部要有“抓鐵留痕”“踏石留印”的韌勁和毅力,以抓實農村人居環境為核心,按照“先易后難、狠抓突破、分布推進”的思路,開展城鄉環境大整治工作,每村成立“積分便民店”,制定積分管理方案和積分加減分臺賬,根據積攢的積分情況到便民店兌換相應的物品,既能增強群眾參與鄉村環境治理的主動性,又可以提高群眾的價值感、獲得感和滿意度,推進鄉村環境得到進一步提升。
想出“好法子”,做新時代真干苦干的“孺子牛”。黨員干部要有“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的緊迫感和責任感,以為民辦實事做群眾貼心人為主線,拿出“實干家”精神,走進田間地頭,與群眾一道,共做農家活;深入每家每戶,共敘農家話;了解群眾難處,共解農家難。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切實解決群眾出行難、喝水難、就醫難等問題,讓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形成好風氣,扎扎實實推動鄉村振興,在平凡中堅守,為實現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繪就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
作者:滕雪梅
單位: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綜合行政執法局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