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黑沖‘紅軍樹’故事中,紅軍戰士連用群眾柴火都要留下書信和錢幣……”近日,在黔東南州施秉縣第一中學高三(2)班“開學第一課”主題班會上,班主任老師向43名學生講述“紅軍樹”的故事,引導學生傳承優良作風,做紀律嚴明、誠實守信的人。
施秉縣紀委監委充分用好本地文化資源,聯合縣教科局挖掘本地紅色文化、傳統文化中的“廉潔因子”,以“開學季”為契機,在全縣23所中小學組織開展“開學第一課”主題班會活動,將正直自律、誠實節儉、遵紀守法等融入開學第一課,引導學生尊廉、崇廉、倡廉。
黔東南州按照“突出特色、集群發展”的思路,聚焦廉潔教育進校園這個重點,結合州情實際、地域特點,深挖本地文化資源,制定推進全州廉潔教育進校園實施清廉黔東南·“廉動未來”計劃2023年工作方案,推進廉潔教育進校園制度化、常態化。
“以黔東南獨有民俗傳統文化、少數民族文化等為源泉,精心打造辨識度高、個性化鮮明的廉潔教育品牌,在教育系統深化廉潔文化建設。”黔東南州紀委監委宣傳部負責人表示,我們堅持以校園文化影響輻射社會文化的理念,構建學校、學生、教師、家長“四位一體”格局,以點帶面,以面帶全。
實踐中,州紀委監委充分挖掘苗族、侗族民俗傳統文化中的廉潔基因,在16個縣(市)搜集整理苗族、侗族少數民族文化中的諺語警句、習俗活動、故事傳說、人物事跡、鄉規民約、家風家規、戲曲歌謠等,挖掘提煉、匯編形成黔東南苗族廉潔文化讀本和黔東南侗族廉潔文化讀本,并把其作為廉潔教育進校園活動的教育讀本之一,融入學生日常廉潔教育。
同時,將廉潔教育作為思政課程、學生廉育活動重要內容,督促指導全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聚焦“清廉學校”建設工作,與本地教科局、文聯、融媒體中心等單位(部門)協作聯動,用好本地資源,創作廉潔教育作品、定制教師黨風廉政課程、開設廉潔教育課程、開展廉潔家風故事分享會等,讓師生在潛移默化中融“廉意”、養“廉心”。
劍河縣紀委監委聯合縣文旅局將廉潔文化與苗族錫繡、苗族剪紙、侗族山歌、苗族飛歌等非物質文化相結合開設廉潔教育課程,邀請10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進校園為學生授課。鎮遠縣紀委監委與縣教科局以“傳統廉鑒”為主線,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廉”班會、“廉”繪畫、“廉”誦讀等清廉研學教育活動100余次、覆蓋學生4000余人。
為確保“清廉學校”建設有力有效,黔東南州紀委監委還充分發揮派駐監督“探頭”作用,指導駐州教育局紀檢監察組,統籌紀委監委、教育部門、學校力量,督促州教育局列出“清廉學校”建設推進負面清單,實行清單化監督,通過一月一調度、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報機制,推動全州大中小學校同步開展廉潔教育進校園,形成上下協作、共同推動的工作格局。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