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2月17日訊(記者杜丁 安荻)疑似受“樂視案”牽連,正在沖擊創業板的恩威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恩威醫藥”)被中止審核。
近日,深交所發布的公告顯示,此次恩威醫藥被中止審核,系因其聘請的律所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申報會計師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
據媒體報道,此次因律所等中介機構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而被按下“暫停鍵”的擬上市公司多達90余家,而3家被立案中介機構的交集點,就是2015年至2016年曾共同服務于樂視網再融資項目。其中,金杜律師事務所曾在樂視網2016年定增項目中擔任發行人律師,中德證券擔任保薦機構,信永中和擔任審計機構。
核心產品收入呈現下滑趨勢
縱觀恩威醫藥的IPO之路,可謂一波三折:2021年9月29日,因發行人及保薦人更新財務資料,恩威醫藥主動申請中止發行上市審核程序;至12月27日,恩威醫藥剛剛恢復上市審核,不料一個月后的2022年1月26日,公司再度意外被中止審核。
資料顯示,恩威醫藥前身為恩威醫藥有限公司,曾用名“西藏玖玖醫藥有限責任公司”和“西藏恩威醫藥有限公司”,主要從事中成藥及化學藥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涉及婦科產品、兒科用藥、呼吸系統用藥等領域。
2018年-2020年,恩威醫藥分別實現營收5.93億元、6.21億元及6.34億元,分別同比增加5.92%、4.75%、2.17%;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624.87萬元、8259.20萬元、9874.32萬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33.86%、-4.24%及19.56%。
2021年上半年,恩威醫藥實現營收3.33億元,歸母凈利潤4448.31萬元。預計2021年實現營收6.4億元~6.7億元,同比增長0.92%~5.65%;歸母凈利潤為8400萬元~9400萬元,同比增長-14.93%~-4.80%。
可以看出,盡管恩威醫藥營收在逐年增長,但其同比增長率逐年下降,成長性漸顯乏力。而凈利潤則是“高低起伏”,增長下滑交替波動。
其中,2018年-2021年6月,婦科產品分別貢獻銷售金額3.66億元、3.62億元、3.75億元及1.86億元,分別占營業總收入的62.48%、58.76%、59.40%及56.27%,占比逐年降低,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而其核心婦科產品——潔爾陰洗液收入分別為3.23億元、3.14億元、3.21億元及1.58億元,呈下滑趨勢,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4.54%、50.64%、50.66%及47.28%。
值得注意的是,潔爾陰洗液從2017年7-10月開始陸續從廣西、海南、浙江、青海調出當地的醫保目錄,其中青海、浙江2018年銷售金額較2017年分別下降36.78%及15.70%;于2018年8月從四川醫保目錄調出。
2019年四川區域銷售金額較2018年有所下降 20.07%,同時報告期內浙江、四川潔爾陰洗液銷售金額逐年下降。并且按照2019版醫保政策規定,作為原先在安徽、新疆2個省(自治區)調補進入地方增補的乙類藥品,潔爾陰洗液將在三年內逐步被調出,各省區分批調出地方增補目錄的時間最終不晚于2022年。
而潔爾陰洗液的主要競品——紅核婦潔洗液2017年以來被調入湖北、青海、新疆、西藏、河南、山東、四川等地方醫保目錄。
此外,恩威醫藥其他產品復方銀翹氨敏膠囊、復方氨酚烷胺片、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等也逐步被調出國家醫保目錄、省級增補醫保目錄。
與此同時,由于原材料上漲等原因,上述產品的毛利率也在逐年下降。招股書顯示,潔爾陰洗液的毛利率由2018年的76.95%降低至2021年上半年的74.61%;復方銀翹氨敏膠囊毛利率由2018年62.20%降低至58.71%;復方氨酚烷胺片毛利率由2018年的62.90%降低至50.06%。
受此影響,2018年-2021年上半年,恩威醫藥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67.03%、65.46%、61.94%及61.18%,綜合毛利率分別為67.03%、65.42%、61.80%及61.10%,呈下降趨勢。
而業績不穩定、毛利率下滑,也使得恩威醫藥應收賬款、現金流承擔一定壓力。
報告期內,恩威醫藥應收賬款分別為5100.90萬元、9172.96萬元、7259.40萬元及8299.30萬元,占當前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61%、14.78%、11.45%及24.91%;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11.72次、8.70次、7.72次及4.28次,呈逐漸下降趨勢,低于同業平均水平。截至2021年6月,恩威醫藥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7170.30萬元。
廣告費高達1.36億元 超一半流入“彭善遠系”公司
在凈利大幅波動、毛利率持續下滑、資金流承壓的情況下,恩威醫藥銷售費用卻一直“居高不下”。
2018年-2021年上半年,恩威醫藥銷售費用分別為2.28億元、2.38億元、2.18億元及1.15億元,累計高達7.99億元,分別占營收的38.49%、38.38%、34.31%及34.44%。
其中,廣告宣傳費分別為4084.06萬元、4481.64萬元、3091.78萬元及1967.72萬元,分別占銷售總費用的17.91%、18.81%、14.21%及17.15%。盡管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恩威醫藥適度減少了廣告宣傳費,但其近年累計金額仍高達1.36億元。
而每年約4000萬的廣告費也引來深交所兩輪問詢,要求恩威醫藥說明廣告宣傳的主要途徑。
據悉,恩威醫藥主要通過各類戶外廣告、各大電商平臺的網絡展位等途徑進行廣告宣傳,廣告商包括魔匠數字傳媒(浙江)有限公司、四川天鍥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主要合作內容為戶外廣告、電視廣告、電梯內智能廣告屏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眾多廣告商中,采購金額較高的公司分別為杭州高越廣告有限公司、浙江魔匠影視制作有限公司、魔匠數字傳媒(浙江)有限公司、四川天鍥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均超過1000萬元。其中魔匠數字傳媒(浙江)有限公司成立第一年便與恩威醫藥合作,采購金額高達1580.19萬元,位列2020年廣告采購金額數榜首。
然而,記者注意到,杭州高越廣告有限公司、浙江魔匠影視制作有限公司、魔匠數字傳媒(浙江)有限公司實際上卻為“一家人”。
天眼查顯示,該三家企業的法定代表人均為彭善遠。其中,彭善遠持有浙江魔匠影視制作有限公司75%股權、魔匠數字傳媒(浙江)有限公司99.99%股權,為其實際控制人,并擔任該三家企業的執行董事、總經理。
如果將恩威醫藥在2018年-2020年期間從這三家采購廣告金額加在一起,則分別為3226.41萬元、3240.96萬元、1631.93萬元。這相當于每年有超過一半的廣告宣傳費進入了“彭善遠系公司”口袋。
而進入2021年,這三家“彭善遠系”企業卻均不在恩威醫藥的廣告商名單中。其中杭州高越廣告有限公司在2021年3月18日被注銷。
種種“蹊蹺”亦引來深交所追問,要求恩威醫藥說明部分主要合作廣告商、市場調研機構或咨詢機構成立時間較短即成為公司主要合作方的原因及合理性,相關定價是否公允。
恩威醫藥僅回復稱,魔匠數字傳媒(浙江)有限公司與浙江魔匠影視制作有限公司同屬同一實際控制人。由于公司品牌機相關產品宣傳需求,考慮到該公司的廣告服務經驗,故與之合作,與其收費價格由雙方協商談判確定,定價公允。
研發費用投入“吝嗇”不足1%
與豪擲千萬元的廣告宣傳費及億元的銷售費用相比,恩威醫藥的研發費用相對較為“吝嗇”。
2018年-2021年6月,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388.14萬元、440.26萬元、484.23萬元及214.66萬元,主要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投入、折舊、委托外單位研究等,分別僅占營業收入的0.66%、0.71%、0.76%及0.64%,大幅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對此,公司在招股書中給出的解釋為,與公司整體產品開發策略有關,公司的經營策略主要是基于現有品牌及核心產品,不斷強化婦科領域產品布局、拓展兒科用藥領域的產品及銷售,同時結合公司的銷售渠道優勢,不斷通過外購產品貼牌銷售的方式開拓優勢品種、提升銷售收入及經營業績。基于上述經營策略,報告期內,公司無較大金額的研發投入。
截至2021年6月30日,恩威醫藥共取得專利授權21項,主要為2012年前的專利技術,獲取方式主要為繼受取得,僅有6項為原始取得。其中‚一種“青蒿提取裝置”(專利號:ZL201120218591.1)和“一種水療沖水頭”(專利號:ZL201120088128.X)兩項專利已屆滿終止失效。
在研項目方面,恩威醫藥也僅有4項在研項目,分別為丹貞顆粒改干法制粒、小兒咳喘靈顆粒改干法制粒、硝呋太爾制霉菌素陰道軟膠囊及艾拉戈克鈉片。其中,丹貞顆粒改干法制粒、小兒咳喘靈顆粒改干法制粒為中藥變更。
此外,公司共取得22項商標專用權,僅有3項為原始取得。并且有24項商標專用權授權給第三方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恩威醫藥曾涉及長達近30年的第568255號繁體字“潔爾陰”加圖形的注冊商標糾紛,并一度引發深交所三輪問詢。此外,公司的核心產品“潔爾陰洗液”的用法、用量以及效果方面質疑聲一直不覺于耳,而在報告期內也連續多次收到行政處罰,大多都與公司生產劣藥或未按規定實施《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等有關。
對于上述問題,中國網財經致函恩威醫藥,截至發稿,未收到任何回復。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