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細胞病毒(CMV)感染是器官移植術后的主要而危險的并發癥之一,是引起移植受者死亡和移植器官失敗的重要原因。另外,CMV陽性也是造血干細胞移植術者移植后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近些年,為更好地幫助器官移植患者,圍繞這類感染有了很多新的進展。
健康人群 CMV感染率超半數
CMV主要通過血液、體液或者移植器官傳播,也可以通過胎盤或生產過程垂直傳播,普通人群CMV感染相當普遍。在發達國家如美國和西歐,成人CMV抗體陽性率為50%~85%,新加坡為87%;我國育齡婦女CMV抗體陽性率為96.8%。
CMV原發感染后,人體會較長時間甚至終生攜帶病毒,當免疫力下降時,潛伏的CMV可以再活化和復制,引發疾病。一般成人或兒童患者發生CMV臨床感染后,大多預后良好,但先天性CMV感染或免疫抑制患者除外。CMV除侵犯肝臟外,還可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和呼吸系統等各系統感染,從輕微無癥狀感染直到重癥感染或死亡。
CMV感染 主要威脅移植術受者
由于移植術受者需要長期或終身服用免疫抑制劑,機會性感染風險增加,因此CMV感染是這些患者術后的危險并發癥之一,是引起移植受者死亡和移植器官失敗的重要原因。早期研究顯示,CMV在腎移植患者中的感染率為38%~90%,一旦合并間質性肺炎,死亡率為70%~90%。近些年隨著CMV檢測準確率提高,尤其是CMV預防策略的廣泛應用,這一情況有所改善。
2019年,我國器官移植術和造血干細胞移植術年手術量每年約有30000例,未來這一數量還會明顯增加。以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為例,這是目前治療惡性程度高、進展快的血液系統疾病和遺傳性疾病的主要方法,但目前我國接受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淋巴瘤和骨髓瘤患者不到10%。未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預計我國器官移植和造血干細胞移植術還將有巨大增長。據國外報道,初次接受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患者,CMV感染發生率為40%~70%,部分患者可能累及肺、胃腸道、視網膜以及中樞神經系統等器官。其中,CMV導致的肺炎和腦炎尤其致命。CMV肺炎的發病率在4%左右,死亡率高達30%~50%??傮w而言,造血干細胞移植受者與CMV疾病相關的死亡率高達45%~60%。
由此,臨床對高效、精準的抗CMV感染治療策略有迫切需求。
防治策略 普遍性預防和搶先治療
使用CMV預防策略被認為是所有高危風險的移植患者標準治療,現有指南將特定的CMV預防策略設為A1級建議。目前用于預防CMV感染的策略有兩種:普遍性預防和搶先治療。普遍性預防,指對所有“有風險”的受者在移植開始時或在移植后,立即給予抗病毒治療,并持續一段時間。搶先治療,指通過實驗室檢測方法對受者進行定期監測,以便在臨床癥狀出現以前就能夠發現CMV復制的跡象,然后對有早期CMV復制的受者給予抗病毒治療以阻止疾病癥狀的出現。
搶先治療的常用藥物包括更昔洛韋、纈更昔洛韋、膦甲酸鈉、西多福韋等核苷類似物。該類藥物作用機理是通過與病毒UL54基因編碼的DNA聚合酶競爭達到抑制病毒DNA復制的作用。
近些年,更昔洛韋作為一線治療藥物,不良反應和耐藥性問題日益顯現。由于病毒聚合酶和人體正常細胞聚合酶的相似性,核苷(酸)類似物也可能影響細胞正常的DNA、RNA合成,該類傳統藥物有明顯骨髓抑制或腎毒性且呈劑量相關性。治療期間,多達30%的造血干細胞移植受者會發生中性粒細胞減少癥,進而增加侵襲性細菌和真菌感染的風險。
另外,更昔洛韋長期應用易產生CMV耐藥發生。移植患者為減少晚發性CMV疾病發作,抗病毒預防治療一般為3~6月,肺移植受者可預防長達12月。根據移植器官的不同,器官移植受者中更昔洛韋耐藥的發生率為5%~10%。令人擔憂的是近年來更昔洛韋耐藥比例在持續增加,并且在不同類型的器官移植中都出現了對二線藥物(膦甲酸鈉和西多福韋)之一或二者的交叉耐藥現象,導致預后不良。
新靶點藥物 或能帶來新希望
由于核苷類藥物的主要不良反應骨髓抑制和腎毒性明顯,且隨著更昔洛韋耐藥逐年上升,對于病情危重或明確的CMV耐藥者,臨床的治療選擇極為有限,因此國內外學者都在探索更高效、更安全的抗CMV藥物。目前,一些新的靶點藥物已進入臨床和上市階段,包括CMV末端酶抑制劑和pUL97蛋白激酶抑制劑。
CMV末端酶抑制劑類包括萊特莫韋和HN0141,該類藥物通過靶向CMV病毒終止酶復合物抑制病毒的復制。
萊特莫韋Ⅲ期臨床試驗中展示出較好的抗CMV作用,和安慰劑組相比,萊特莫韋預防失敗的比例為38%,明顯優于安慰劑組(61%)。該藥物在2017年FDA批準上市,2021年底我國批準進口。
HN0141作用機理與萊特莫韋相似,為高選擇性CMV末端酶抑制劑。臨床前研究顯示,HN0141抗CMV病毒效力顯著優于萊特莫韋和更昔洛韋,在最終達到的病毒DNA拷貝數上約為二者的1/10。此外,體外抗CMV活性研究數據顯示,在達到相同的抗病毒效力下,HN0141的藥物濃度更低,約為萊特莫韋的1/10,是更昔洛韋的1/1000。另外,HN0141也具有較好的治療安全窗,除了可用于成人抗CMV治療,也將為兒童患者帶來獲益。2020年4月,HN0141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的臨床試驗許可,批準在異基因骨髓(造血干細胞)移植中開展抗巨細胞病毒感染的臨床試驗。已經完成Ⅰ期研究數據顯示,藥物的安全性良好,今年該藥有望進入Ⅱ期臨床研究。
馬立巴韋屬于CMV蛋白酶抑制劑。作用機制為與CMV蛋白激酶UL97結合,從而抑制病毒的復制和釋放。馬立巴韋的口服吸收率高而不良反應較少,主要不良反應為味覺喪失。2021年底,美國FDA批準其用于移植術后難治性CMV感染治療。
其他在研的藥物還有布倫多福韋為西多福韋的新型醚脂酯前藥。這些藥物尚在研發階段,未來隨著更多新的抗CMV藥物逐步上市,將為器官移植患者帶來更多福音。
作者: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血液學研究所 馮四洲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 李興旺
關鍵詞: 巨細胞病毒感染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