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ckcqq"><sup id="ckcqq"></sup></ul>
<ul id="ckcqq"></ul>
<cite id="ckcqq"><table id="ckcqq"></table></cite>
  • <fieldset id="ckcqq"><menu id="ckcqq"></menu></fieldset><ul id="ckcqq"></ul>
  • <fieldset id="ckcqq"><menu id="ckcqq"></menu></fieldset>
    首頁 >國際 >

    聚焦鄉村創業:靠科技 冬閑田也有好收成

        邵宗福推廣馬鈴薯科學種植,帶動群眾增收 靠科技,冬閑田也有好收成(人物故事·聚焦鄉村創業)

    邵宗福在田間查看馬鈴薯生長狀況。 受訪者供圖

    邵宗福,云南省騰沖市界頭鎮新大街社區人。2014年返鄉創業,注冊成立騰沖市界陽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蔬菜種植。2017年,合作社與云南省農業科學院合作,將當地的冬閑田盤活,用來種植馬鈴薯,目前種植面積近3000畝,帶動全鎮22個村(社區)的1200多名種植戶增收致富。

    ■創業心得

    創業方向怎么選?緊盯老百姓的需求,準沒錯。充分利用冬季閑置土地,讓老百姓多一份收入。具體怎么做?科技來助力。選準種植品種,開展科學種植,培養專業人才……有了科技支撐,才能少走彎路,讓老百姓用好土地,持續穩定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邵宗福

    “5月就開始收獲了,大伙兒可要打起精神,看好自己的田。”臨近馬鈴薯收獲季,在云南省騰沖市界頭鎮,界陽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邵宗福下田的次數越來越多,細心檢查馬鈴薯葉片有無病蟲害、督促種植戶適當補肥,確保馬鈴薯茁壯生長。

    曾經的界頭鎮,種植馬鈴薯的農戶寥寥無幾,偶有幾戶人家種植,也只是零星種上一點,用來飼養牲畜。

    如今的界頭鎮,馬鈴薯種植已成為當地的重要產業之一。到了馬鈴薯成熟的季節,種植戶或開著拖拉機,或拉著小推車,裝滿馬鈴薯,在界陽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門前排起長隊,等待收購。

    每到那個時候,看著來來往往的車輛和農戶們開心的笑容,邵宗福非常滿足。創業以來,他最開心的時候莫過于此。

    小小的馬鈴薯,緣何成為致富好幫手?邵宗福回答得干脆:“全是托了農業科技的福!”

    選對品種,試水馬鈴薯種植

    大學學習電子商務專業,工作兩年成為公司的技術總監。事業正旺,邵宗福卻做了個誰也沒想到的決定——回鄉創業。

    邵宗福的家鄉界頭鎮,日照充足、雨量適宜、氣候溫暖,素有“騰越糧倉”的美譽。但由于缺少穩定銷路,界頭鎮好品質的蔬菜賣不上好價錢,甚至會出現滯銷。

    了解情況的邵宗福決定為家鄉蔬菜開拓銷路。2014年,他注冊成立騰沖市界陽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主營蔬菜配送和訂單種植。

    依托之前做電商積累的資源和優勢,邵宗福的合作社發展不錯,先后申請認證了1萬畝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及7個無公害農產品。

    與此同時,邵宗福也發現了問題:界頭鎮的水稻和大部分蔬菜在每年10月前基本收獲完畢,11月到來年開春的時間里,村民的土地大量閑置,最多種些油菜,非常可惜。

    “要把冬閑田利用起來,讓村民多一份收入!”邵宗福把目光投向了馬鈴薯。

    馬鈴薯一般是年底種植,來年4、5月收獲,剛好填補了冬閑田的空缺,也不影響水稻等主要作物的種植。但界頭鎮此前并沒有規模種植馬鈴薯的經驗。種什么品種?怎么種?邵宗福犯了難。

    一次去市里開會,邵宗福從農業科技人員口中得知,云南省農業科學院正在推廣種植一種叫“云薯304”的馬鈴薯。該品種由云南省農科院自主研發,適合加工成薯片。而且,農科院已經和省內一家大型薯片加工廠商達成收購協議,只要種得出,不用愁銷路。

    邵宗福頓時來了興趣。2017年12月,邵宗福從合作社挑了70戶種植經驗豐富的農戶,先試種150畝“云薯304”馬鈴薯。來年收獲,邵宗福發現,種得好的一畝能收2噸,種得差的不到1噸,兩極分化明顯。

    “畝產高的很高,說明種子沒問題,是種植技術和管理方法有待提升。”邵宗福算了筆賬,收獲的馬鈴薯平均畝產值1466元,比同時期種植的油菜收益要高。

    冬閑田種馬鈴薯,有前途!邵宗福決定大干一番。

    專家指導,開展科學種植

    “第一步就錯了!切種應該帶芽切。”邀請云南省農科院專家白建明來到界頭鎮開展實地培訓后,邵宗福才知道,原來種馬鈴薯并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

    白建明所說的帶芽切種是馬鈴薯種植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直接影響馬鈴薯的出苗率。當種薯長出了芽眼,芽苗冒出來一厘米左右,再切種下地,這樣種的好處是出苗率高。

    “我們之前種馬鈴薯,不等出芽就直接把種薯種下去,出苗率有一半就不錯了,按照白老師教的方法,出苗率能達到90%!”田地里,邵宗福帶著合作社的技術員,跟著白建明學習種植技術。

    切種只是第一步,怎么播種也有講究。“云薯304”主要是供薯片廠加工用,個頭不能長得太大。因此,播種時行距應控制在100厘米以內,株距不超過20厘米,種植密度要稍微大點。

    讓邵宗福頭疼的霜凍問題也得到了解決。合作社第一年種馬鈴薯,剛種下不到一個月,界頭鎮突遇降溫,出現霜凍天氣,不少苗都被凍死了。后面天氣回暖,雖然又新發了苗,但結果的數量和品質都大打折扣。

    通過培訓,邵宗福向農科院的專家學到了兩招防霜凍“妙招”。

    一是覆土,即在薯苗剛露出地表時,先覆一層土在苗上,后期根據天氣情況補充,天氣回暖后苗會自己鉆出來。

    二是灌水。起初聽到這個方法,邵宗福有些難以置信:“灌了水不會更容易被凍嗎?”白建明解釋,水的比熱容比空氣大,水降低1攝氏度釋放的熱量比空氣多,因此在霜凍來臨前在地表適當灌些水,能幫助土壤保持熱量。

    切種、播種、蓋膜、培土、運水、提苗、防病、追肥……一圈流程下來,邵宗福深深體會到科學種植的重要性。他和技術員把技術一一教給種植戶,同時積極邀請云南省農科院的專家來實地培訓。2018年至2020年,合作社累計組織專家培訓8次,參加培訓農戶達4000多人次。

    按照標準化種植的要求,2018年邵宗福將合作社的馬鈴薯種植面積擴大到850畝,種植戶擴大到130戶。等到收獲季,邵宗福一統計,平均畝產1.5噸,最高產量3.1噸,種植效益比第一年高不少。

    聯手院所,合作培養專業人才

    產量比之前提高了,但邵宗福還是不滿足,他開始在種子上下功夫。

    “種子是產量和質量的保證!”與云南省農科院的專家交流后,邵宗福了解到,在高海拔地區育種有利于保持更高的種子品質。于是,他和專家一同前往外地考察,最終確定用在甘肅繁育的“云薯304”薯種。

    2018年,他試種了300畝從甘肅運來的種子。與在云南本地繁育的種子相比,甘肅的種子出苗成活率更高,產量也更高。2019年,合作社種植了2300畝馬鈴薯,全是來自甘肅的種子。2020年收獲,平均畝產1.6噸,最高產量3.4噸,產值達到了3600元一畝。相比第一年種植時產值翻番,為當地種植戶創收700多萬元。

    看到種馬鈴薯帶來的實打實的效益,越來越多的村民心動了,主動找上門來希望加入合作社種馬鈴薯。2021年,合作社社員擴大到510戶,共計帶動全鎮22個村(社區)的1200多名村民增收致富。

    界頭鎮順河社區村民劉國正于2017年加入合作社,是村里的第一批馬鈴薯種植戶。“跟著合作社種馬鈴薯,種子有保障、技術有人教,省心!”讓劉國正更驚喜的是,種植用的農資等費用由合作社先期墊付,收購時再從收益中扣除,節省了種植成本,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積極性。

    “去年產量高、行情好,我家種了7畝,增收近3萬元。種對了作物,冬閑田也能賺錢!”劉國正說。

    “選種、育種、種植、管理……每個環節都離不開農科院專家們的指導。”在邵宗福看來,馬鈴薯種得好,全托了農業科技的福。

    2020年,合作社與云南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馬鈴薯研究中心建成科技成果示范基地。2021年初,雙方簽訂協議,共建馬鈴薯研究工作站。合作期間,研究所將指導合作社科學種植,并為合作社培養本土科技人才、種植能手,提高社員及周邊農戶的經濟收入,共同推動鄉村振興。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1

    亚洲成a人无码亚洲成www牛牛| 亚洲丝袜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超清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红杏亚洲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国产|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中文久久字幕|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图片| 亚洲精品456人成在线| 一区二区亚洲精品精华液|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蜜桃| 午夜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 亚洲男同gay片| 国产精品日本亚洲777| 亚洲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蜜芽| 国产亚洲精aa成人网站|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麻豆| 亚洲男人天堂影院| 亚洲成人激情小说| 国产精品亚洲AV三区| 亚洲人成网站观看在线播放| 亚洲色精品88色婷婷七月丁香| 久久综合日韩亚洲精品色| 亚洲美女激情视频| 亚洲日本乱码卡2卡3卡新区| 麻豆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 久久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咪咕 | 亚洲AV无码XXX麻豆艾秋|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去台湾 | 亚洲视频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日亚洲9| 国产亚洲蜜芽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