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最高法依法打擊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將適時出臺反壟斷民事訴訟司法解釋。
7月25日,最高法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關于為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及配套典型案例新聞發布會。
隨著平臺經濟的快速發展,涉網絡平臺的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案件日益增多。
對此,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長李劍表示,隨著平臺經濟的發展,市場競爭愈發激烈,通過數據、算法等方式實施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日益增多,形式也更加隱蔽多樣。人民法院注重把握平臺經濟發展規律,提高審判質效,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
《意見》對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審判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其中提出,依法打擊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強化司法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依法制止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等壟斷行為,嚴厲打擊侵犯商業秘密、商標惡意搶注、攀附仿冒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加強科技創新、信息安全、民生保障等重點領域不正當競爭案件審理。
加強對平臺企業壟斷的司法規制,及時制止利用數據、算法、技術手段等方式排除、限制競爭行為,依法嚴懲強制“二選一”、大數據殺熟、低價傾銷、強制搭售等破壞公平競爭、擾亂市場秩序行為,防止平臺壟斷和資本無序擴張。依法嚴厲打擊自媒體運營者借助輿論影響力對企業進行敲詐勒索行為,以及惡意詆毀商家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完善競爭案件裁判規則,適時出臺反壟斷民事訴訟司法解釋。
李劍在會上介紹,下一步,人民法院將繼續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依法妥善處理互聯網領域壟斷和不正當競爭糾紛,維護市場公平競爭,引導全社會形成崇尚、保護和促進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二是正確實施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及相關司法解釋,不斷細化和完善裁判規則。三是健全與市場、金融、互聯網等監管部門的工作銜接機制,促進行政執法標準與司法裁判標準統一,推動構建大保護工作格局。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