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1月17日訊(記者 杜丁)2022年11月是第22個全球肺癌關注月,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2020年發布的數據顯示,肺癌依舊是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
其中,小細胞肺癌是肺癌中侵襲性最強的一個亞型,約2/3的患者初診時已出現轉移,尤其容易轉移至腦和肝,5年生存率僅5%左右。
對于小細胞肺癌的致病原因,日前,浙江省腫瘤醫院胸部腫瘤內科主任范云教授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吸煙是小細胞肺癌患者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發現即晚期 小細胞肺癌難治、難獲益
資料顯示,肺癌是起源于支氣管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按病理類型可分為不同亞型;每種亞型具有不同特點,治療方式及預后有很大差異。
小細胞肺癌(SCLC)是一種難治性肺癌,惡性程度高、侵襲性強、容易出現早期轉移,導致患者總體預后差,治愈率低。因此,關注小細胞肺癌的治療進展,提升相關患者的治療效果,改善小細胞肺癌的生存現狀,成為每年全球肺癌關注月談論的焦點之一。
國內外研究均顯示,小細胞肺癌患者中有吸煙史的比例很高;在我國,臨床上80%-90%以上的小細胞肺癌患者都有吸煙史;在西方國家,這個比例更高達90%以上。“因此,要想盡可能地遠離小細胞肺癌,就一定要遠離香煙?!狈对平淌诒硎?。
而對于目前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方法,范云教授表示,僅有4%-5%的小細胞肺癌患者可以從手術治療中獲益,除此之外的局限期小細胞肺癌患者只能進行放化療;而對于廣泛期患者而言,只能依靠藥物治療?!耙酝熓菑V泛期小細胞肺癌唯一的一線標準治療方案;盡管患者的初始反應較好,但極易耐藥、復發,患者的中位生存時間僅有10個月左右?!?/p>
尚未發現明確可用藥的靶點
據了解,靶向治療是近年來肺癌領域的主要進展之一,但在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上,靶向藥物并沒有取得成功;由于小細胞肺癌異質性明顯,尚未發現明確可用藥的靶點,目前僅有一種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藥物可用于小細胞肺癌的三線治療。
隨著免疫治療藥物的出現,小細胞肺癌的治療迎來了全新突破。免疫治療即通過多種手段調節、激活人體免疫系統來治療疾病的一類方法。目前,肺癌的免疫治療多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如PD-1/PD-L1抑制劑(即抗PD-1/PD-L1單抗)。相比傳統的治療方案,免疫治療的療效持久,一旦病情穩定得到緩解,腫瘤得到良好控制的時間也較長,且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低于化療。
“免疫治療是小細胞肺癌治療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種治療手段。幾十年來,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僅有8-10個月左右,現在,通過免疫聯合化療,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已經能夠超過1年,是30年來小細胞肺癌治療史上最大的進步之一?!睋对平淌诮榻B,從用藥安全性的角度來看,免疫治療的不良反應整體可控可處理;有研究顯示,PD-L1抑制劑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要低于PD-1抑制劑,尤其是免疫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率更低。
范云教授同時也指出,盡管PD-L1抑制劑聯合化療已經是目前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最前沿和有效的治療手段,但患者和醫生對于廣泛期小細胞肺癌的療效提升仍然抱有更大期待,需要大家攜手共同努力。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