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對“新”的憧憬總是讓人欣喜和期待,2023年尤甚。重回常態、重拾煙火,全社會信心和預期正復舊如初;行而不輟,未來可期,新經濟韌勁和活力已澎湃而出。此際,我們精心遴選若干北京新地標,從這里出發,探尋它們在首都新經濟圖譜中的坐標,也記錄下我們正經歷著的這個特別時刻。
新年伊始,一場“踏上新征程”的跨年演唱會讓63歲的北京工人體育場重回大眾視野。歷經兩年多改造復建的新工體,不僅是一座具備國際一流水準的專業球場,也是融匯了體育、音樂、商業與休閑等豐富業態的新城市綜合體。
(資料圖)
聯動不遠處的三里屯太古里,加之太古里北區北擴、世茂工三改造以及永利國際的重新定位,大三里屯商圈概念正在不斷形成和擴容。在北京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響應行動中,新工體既是“大三里屯”擴圍提質的新支點,也將是這座城市經濟建設發展的新地標。
63歲工體蝶變
從體育場變身文體商旅綜合體
工體自改造復建以來首次亮相,也向公眾揭示了新工體在新時代背景下,意義與功能的革新。北京國安在官方觀賽指南中透露,由中赫集團牽頭的新工體改造復建項目主體已正式完工,而闊別工體3個賽季的北京國安也將在2023賽季正式回歸。據中赫集團介紹,歷經兩年零五個月的改造,目前新工體足球場已完工,計劃在春節前完成竣工驗收工作。北京商報記者走訪時看到,新工體的外立面煥然一新的同時,場館傳統外觀及標志性的正方形窗花被保留下來。項目工作人員仍在進行施工,還有不少路過的市民駐足,掏出手機拍照。
在60余年的歷史中,工體建成初期舉辦了多項體育賽事;作為北京國安主場的20多年里,球員在工體的綠茵場上灑下了汗水與淚水,球迷的歡呼吶喊亦曾響徹場內。同時,各類文藝演出、演唱會在工體舉辦,這里承載了一代北京人的濃厚記憶,更見證了首都北京的時代巨變。2020年,已達到使用年限的工人體育場開啟了改造復建工程。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傳承體育、文化功能之外,新工體帶著眾多新的驚喜與亮點歸來。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筑師、工體改造復建項目設計總負責人杜松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道,改造后的新工體總建筑面積38.5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積10.7萬平方米,地下面積多達27.8萬平方米,接近地上面積的3倍。而地下空間分為三層,地下一層和二層均為配套商業,地下三層則為停車庫。“按照規劃,新工體將成為一個超大的城市綜合體,既有著專業一流的足球場,有為市民提供休閑文化空間的3萬平方米人工水系、音樂廳,還有兩層結構的商業空間。”杜松說。
據了解,新工體地下兩層商業空間將以“體育+”的模式培養商業形態,如引入高知名度的俱樂部、體育運動相關的品牌。“原來的工體承辦了許多體育賽事,這是對工體記憶的一種傳承。”杜松表示。以“體育”為切入點的同時,新工體場內商業將會覆蓋時尚奢品、先鋒夜生活、運動體驗、饕餮盛宴、特色餐飲、潮流服飾、香氛美妝、腕表珠寶、配飾皮具等眾多業態。
從體育到文化,從休閑到商業,新工體承載的功能變得豐富多元,面向的人群亦擴大到各個年齡段。未來,不僅新工體能成為各項大型賽事的承載地,周邊還將發展成為市民休閑的綠色空間、年輕人喜愛的商業體,晉升成為新的文體商業地標。
新工體新使命
打開商圈升級空間的新鑰匙
新工體所處的三里屯商圈乃至整個北京的商業消費空間正經歷著更新迭代。在2022年11月公布的《北京市商業消費空間專項規劃(2022年-2035年)》中,新工體所處的CBD×三里屯被列為四級商業消費空間中4個國際消費體驗區之一。
CBD×三里屯國際消費體驗區以國際知名度高、消費魅力大、商業活力強的CBD和三里屯城市消費中心為核心,聯動周邊燕莎 - 藍港,輻射外圍雙井、東直門等地區活力消費圈。這一區域的重點在于強化國際交往功能,展現國際消費魅力,聚焦三里屯、國貿、大望路、世貿天階、雙井5個十字核心,整體打造時尚魅力高、消費氛圍濃的國際消費體驗區。
在北京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背景下,CBD×三里屯國際消費體驗區的升級改造已進行得如火如荼。據選址中國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共有616家品牌首店落地北京,首店經濟穩居國內第一陣營。其中,朝陽區以335家占比54%的優勢領先各區,尤其是CBD、三里屯貢獻最為突出。基礎設施方面,太古里南區對主入口兩大獨棟進行了煥新,Gentle Monster的獨特藝術裝置與重新裝修的阿迪達斯外墻帶來了新景象,同時,CBD、太古里、合生匯等各個商圈都在抓緊進行交通治理。
然而,商業延展空間有限、建筑密度大是三里屯商圈需要直面的一大問題。中國樓宇研究中心主任匡洪廣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目前三里屯商圈整個空間形態已接近定型,如三里屯太古里并無法統一進行整體的規劃,而是一期一期拿地,將空間一步步擴大。“周邊已無法開發全新的項目,只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改造升級,突破的可能性不大。”
面對空間局限這一把“鎖”,新工體無疑就是解謎的“鑰匙”。匡洪廣表示,“新工體的入市,賦予了三里屯商圈新的可能性,不僅將使三里屯商圈的商業體量再上一個臺階,還將進一步提升該商圈的豐富度、多樣性”。據了解,三里屯太古里南區面積約9.1萬平方米,北區約8.2萬平方米,而新工體商業空間面積超20萬平方米,且為雙層結構,單從體量上來說,便能引入更多的品牌,發展出更多商業形態。
同時,新工體規劃的綠化、水體開放空間為建設國際消費體驗區提供了更多的物理空間。杜松介紹說,“三里屯商圈、CBD商圈均處于核心區位,建筑密度大,從城市規劃的角度來看,目前容積率處于較高的水平”。在杜松看來,新工體為整個城市空間、城市面貌打造了一個優質的室外空間,“在城市核心區打造一個體量如此大、業態如此復雜的綜合體,這在全國范圍內都未必能找到可對標的項目”。
突圍同質化競爭
“陌生”領域運營是難點更是亮點
北京市政府印發《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實施方案(2021-2025年)》中指出,到2025年,北京在國際知名度、消費繁榮度、商業活躍度、到達便利度、消費舒適度、政策引領度等關鍵指標方面水平顯著提升,基本建成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成為彰顯時尚的購物之城、薈萃全球風味的美食之都、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全球旅游目的地、引領創新生態的數字消費和新型消費標桿城市,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體育、教育、醫療、會展等一系列“城市名片”,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商業消費空間的提質升級不僅僅在于擴大商業體量,引領消費升級成為了對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更高的要求。匡洪廣指出,如今消費廣于商業,除了購物、餐飲的需求之外,體育消費、文化消費、社交消費等需求正隨著人們的消費習慣升級而冉冉升起。“三里屯商圈目前的商業體大部分仍是比較傳統的銷售餐飲結合模式,而新工體本身承載著體育、文化功能,應該適當地向這方面的新消費需求延展。”
匡洪廣表示,目前在健康、文化消費方面的品牌陣營并不像傳統的商業品牌那么成熟,在運營上未必具備豐富的經驗,但這是新工體及三里屯商圈需要探索的領域,“如今的商業項目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同質化競爭,而新工體在新興消費的探索或許能為商業創新更多可行路徑”。他指出,避免同質化,不僅是商圈與商圈之間差異化定位,同一商圈內的商業項目也應該錯位發展。
就新工體及三里屯商圈而言,二者之間需要互相借力。從三里屯整個商圈來看,其有著相對成熟的規劃運營及扎實的項目基礎,對消費者的吸引力較高,將一定程度上為新工體帶來客流;而新工體入市后,憑借體育、文化功能使三里屯商圈更多元豐富,將進一步擴大三里屯的輻射范圍。“新工體要學會借勢,借助三里屯商圈成熟的商業氛圍進行規劃;同時,項目之間要相互聯通,發揮協同效應,共同支撐起國際消費體驗區這一大的定位。”匡洪廣說。
作為首批5個先行城市之首,北京商業消費空間的規劃、更新有著重要意義。在不斷的創新與探索下,未來,文化、體育、教育與娛樂都可能成為新的消費增長點,新工體入市后,三里屯商圈的發展或許能為各個商圈起示范作用,亦為北京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貢獻商圈升級的新樣板。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已成為必要趨勢。隨著商業空間的不斷優化、消費不斷升級,國際消費體驗區將成為具有全球 競爭力、影響力和美譽度的國際消費金名片。
【記者手記】
既熟悉又陌生的記憶與期待
站在恢宏大氣的新工體面前,我的腦海里不禁思索起它改造前的樣子。被保留下來的傳統外觀及標志性的正方形窗花,勾勒出當年這個場地中發生的那些激動人心的賽事、動人的演出,歌聲、歡呼聲猶在耳畔。不同的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新工體展現出了新的活力、新的精神,他帶著一流的運動場標準、新技術元宇宙、多元化公共空間的特點徐徐而來。
新工體的商業規劃對于所處的三里屯商圈而言,更是意味著無限的可能性。從商業體量來說,新工體商業空間建筑超過原有的體育場面積,而三里屯商圈內的多數項目目前的商業空間已經基本定型,新工體的商業部分將極大提升其商業體量,進而形成更廣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主打文化、體育消費的新工體入市后,將與主打潮流時尚的太古里及其余項目差異化發展,三里屯商圈內的消費類型亦將變得多元互補。
2022年11月公布的《北京市商業消費空間布局專項規劃(2022年-2035年)》中,CBD×三里屯片區成為了4個國際消費體驗區之一。身為其中一員的三里屯商圈不僅要覆蓋周邊居民的消費需求,更需要面向來自世界各地的消費者,承載著優化商業空間結構、促進商業消費空間提質升級的功能,助力CBD×三里屯國際消費體驗區及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建設。其中,體量大、功能多元的新工體之重要性不言而喻。
曾經的足球場已不只是體育迷的天地,它有了更多的功能、面向更廣大的人群,新工體的入市,不論是對于三里屯商圈,抑或是對于北京城市建設,都將有著重大的帶動作用。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