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為促進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健康發展和規范應用,從即日起至5月10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將針對《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這意味著,當下備受關注的生成式AI產業將迎來首份監管文件。
《征求意見稿》共21條,從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商的準入,到算法設計、訓練數據選擇、模型、內容,以及用戶個人隱私、商業秘密等方面提出了相關要求。
其中特別強調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訓練數據及生成內容的真實性、合法性,要求提供者應當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的預訓練數據、優化訓練數據來源的合法性負責。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的預訓練、優化訓練數據不得含有侵犯知識產權的內容;數據包含個人信息的,應當征得個人信息主體同意或者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要保證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客觀性、多樣性,尊重知識產權、商業道德,不得利用算法、數據、平臺等優勢實施不公平競爭;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應當真實準確,采取措施防止生成虛假信息。
《征求意見稿》還要求,企業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或服務,應當遵守法律法規的要求,尊重社會公德、公序良俗;尊重知識產權、商業道德,不得利用算法、數據、平臺等優勢實施不公平競爭。
在用戶實名及保護個人隱私方面,《征求意見稿》表示,使用該服務的用戶,需要提供真實身份信息,提供者在提供服務過程中,對用戶的輸入信息和使用記錄承擔保護義務。不得非法留存能夠推斷出用戶身份的輸入信息,不得根據用戶輸入信息和使用情況進行畫像,不得向他人提供用戶輸入信息。尊重他人合法利益,防止傷害他人身心健康,損害肖像權、名譽權和個人隱私,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發生,禁止非法獲取、披露、利用個人信息和隱私、商業秘密。
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發展盡早做好合規工作,可以為行業后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已有百度、阿里、京東等互聯網企業布局生成式人工智能業務,部分企業已經推出相應產品。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