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數字時代的社會法:理論創新與制度建設”專題研討會近日在上海財經大學召開。研討會由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主辦、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承辦。研討會就數字時代社會法學的發展和創新進行深入探討,為數字時代社會法學研究提供高水平、多元化的學術交流平臺,主要圍繞數字時代勞動者權利保障展開討論,其中以新業態勞動者合法權益為典型,重點探討平臺用工的保護力度、保護手段等問題。
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交通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40余所院校的學者以及法院與勞動仲裁院等實務部門專家共計160余人參加本次研討會。
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會長張鳴起在開幕式上指出,如何有效應對新發展帶來的新問題和新挑戰,社會法大有可為。數字時代的社會法需要契合社會治理規律、法律規制規律與學科建設規律,積極推進社會法理論創新與制度建設,引導新技術、新業態在法治軌道上有序發展,塑造數字時代的法治秩序。
研討會上,與會人員分別以《數字社會治理的社會法構造》《以民生權利夯實社會法的制度基礎》《數字時代的就業管理與勞動權利義務設置》《數字化對勞動法的挑戰與未來勞動法典的應對》《數字經濟背景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的司法保護》為題進行了主旨發言。與會人員認為,隨著新就業形態興起,需要優化勞動法調整方式,對不同類型的勞動者分層分類調整,對特殊類型的勞動者給予不同程度的保護。同時建議,未來勞動法典的編纂應增設特殊勞動關系編,體現勞動關系調整模式的轉變。
研討會設置了“數字時代社會法的理論探索和范式轉型”“數字時代靈活用工的勞動法規制”“新就業形態下的勞動者權益保障”“數字時代下的慈善法與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社會法青年博士生論壇”五個分論壇,“從‘困在系統里’到‘AI取代人’——法律如何應對勞動數字化”專題研討以及“數字時代社會法的研究范式轉型:創新與堅守”“比較法視野下數字時代社會法的新發展”兩個圓桌論壇。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