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至9月,北京市新設外資企業1251家,同比增長6.9%;實際利用外資125.3億美元,同比增長3.3%。
國務院最新公布了《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簡稱《條例》),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23日,北京市召開學習貫徹落實《條例》座談會,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透露了以上數據。
2017年北京出臺《率先行動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方案》,2018年出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高地的目標,并列出298項具體任務清單,明確了近三年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的時間表和“施工圖”。
負責人表示,北京市從“政府端菜”轉變為“百姓點菜”,從“我要怎么辦”轉變為“企業和民眾要我怎么辦”,圍繞更方便的“辦成一件事”進行流程再造。同時,對標國際最高標準和最佳實踐,從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加強法治體系建設、積極對接國際規則等方面出發,構建競爭有序、公平公正、統一開放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高地。
他舉例,北京市積極推進新一輪更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為企業提高國際競爭力創造條件。其中,京津兩地密切合作,推行進口商品“先放行后改單”“先放行后繳稅”“先驗放后檢測”等眾多創新舉措。兩年來,經天津港進出口貨物通關時間大幅壓縮,促進對外貿易持續快速增長。
同時,北京積極推進外資和境外投資企業審批流程再造,在中國率先實行外資企業登記備案“單一窗口、單一表格”受理模式。負責人透露,北京利用外資持續保持穩定,今年1月至9月,北京市新設立外資企業1251家,同比增長6.9%;實際利用外資125.3億美元,同比增長3.3%。
負責人指出,營商環境的不斷改善,為北京市經濟發展注入了動力。北京市創新創業動能持續激發,日均新設科技型企業數量逐年大幅增長,從2017年日均98家、2018年日均200家,目前達到日均250家左右。
會上,北京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北京市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加快研究制定《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為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高地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完)(記者 杜燕)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