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創集團多款理財產品逾期停兌,之后單方出示的解決方案亦始終未得執行。大量資金去向不明,致使投資者遭受重大損失,維權事件此起彼伏。
武漢投資者王燕從2019年底至2020年5月期間,通過朋友介紹購買了民創集團銷售的理財產品,名稱為“亞租所景繡江南二期尊享1號”。據王燕介紹,該產品由武漢景繡江南貿易有限公司在亞租所(深圳亞太租賃資產交易中心)掛牌,由武漢市海匯通金融服務有限公司承擔不可撤銷無限連帶責任擔保。
王燕告訴記者,這款產品底層資產是銀行承兌匯票收益權,增信措施中規定亞租所對資金帳戶進行監管,同時定期對底層資產進行監督。“我覺得理財產品的底層資產比較安全,合同明確規定由第三方監管,而且擔保公司武漢海匯通具有正規資質。”綜合上述考慮,王燕和朋友一共投入了300萬元。
但讓人始料不及的是,2020年1月底開始至4月20日,民創集團出現停止本金兌付現象,但利息正常發放,民創集團給出的理由是受到了疫情影響。4月20日民創集團恢復兌付11天部分客戶到期本金后,至5月2號再度全面停兌。之后,民創集團又向投資者提出了分階段兌現本金和利息的解決方案,但是這些方案至今未被執行,已化為泡影。
公開信息顯示,民創集團發跡于武漢,旗下擁有多家持有基金銷售和保險中介等正規金融牌照的子公司。據《證券市場紅周刊》的報道,民創集團逾期未兌付的理財產品規模可能在百億元級別。而經其調查了解,民創集團所募集資金很大部分通過各種渠道流向了特定上市公司,用于股權投資。民創集團高管以及關聯方目前持有多家A股公司的股權,但近年來,標的公司的股價持續下跌,很可能成為導致民創出現暴雷的重要原因之一。
據內部員工透露,民創集團實際控制人胡嘉敏曾表示,疫情期間大部分資金已被挪用于市值管理,并展示了60億的轉賬憑證和與珠海南山領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資本定制服務協議。但后來,珠海南山完全否認該合作,稱此事子虛烏有。《證券市場紅周刊》據一位理財師的信息,今年以來,民創曾多次給南山領盛資產打劃撥額資金,共計約60億,而后者曾與和民創集團關系密切的武漢景繡江南貿易公司共同出資120億元委托第三方用于向博暉創新的投資,但博暉創新自2016年以來股價一路下跌。因此有投資者質疑,民創在二級市場的操作失敗,是導致出現兌付風險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民創集團早先對網信證券的收購以失敗而告終,也導致十幾億資金打了水漂。
王燕也懷疑民創集團私自挪用了募集到的資金,而且民創集團理財產品在亞租所備案時,底層資產的真實性也可能存在問題。只是當時出于相信底層資產的相對安全以及亞租所承諾進行監督讓她放心,最終下決心投資。
資料顯示,亞租所成立于2014年底,是由山東高速金融出資成立,在深圳前海注冊的資產交易服務平臺。但目前,亞租所在首頁最顯要的位置進行了免責聲明及風險提示,不以任何形式對項目資產的真實性、有效性、合法性、確定性以及轉讓人是否與其他方轉讓資產、標的資產的回收、兌付、項目資產的投資價值、投資者的預期收益等任何與交易相關事項向任何人做出承諾或擔保,也不對本資產交易的流動風險、償債風險、訴訟風險及投資風險或收益等做出判斷或保證。
王燕提供的與民創集團簽定的合同條款中規定,亞租所定期對掛牌方的底層資產進行監督,掛牌方定期向亞租所提交一次底層資產情況報告。事后,王燕質疑亞租所沒有盡到對底層資產的監管的責任,致使民創集團將募集資金進行了轉移。
記者在咨詢亞租所時,對方工作人員指出,該合同為投資者與民創集團簽訂,合同條款是民創集團單方面進行的宣傳,而亞租所作為地方性交易所,只負責產品交易中的登記、掛牌與轉讓,除此沒有其他任何職能。該工作人員建議記者去向武漢市公安局了解更詳細的情況。
另外,在王燕購買的理財產品中承擔不可撤銷無限連帶責任擔保的武漢匯海通公司,目前據報道已經人去樓空,公司主要負責人也已失聯。
據王燕提供的信息,現在民創集團理財產品大面積逾期停況,民創各地經營地址已全部關停,員工工資從5月份開始停止發放。全面停兌現后,實際上民創集團再也沒有任何實質上的兌付行為,王燕指出,公司實控人通過股票等變現的資金去向不明,懷疑進行了隱匿轉移。
目前,民創集團停兌的背后仍是一團團糾纏在一起讓人看不清的線索,資金的最終流向仍然不明朗。
陷入深深絕望中的投資者開始向武漢、深圳等地的證監局和地方公安部門反應情況,武漢金融局對此了解之后,建議投資者報案。7月28日,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區分局發布公告,公告顯示,2020年7月9日已對民創集團涉嫌犯罪案件立案偵察。
王燕表示,民創集團停兌理財產品涉案金額大涉及地域廣,希望能引起相關部門重視,盡快處理此事。(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王燕為化名)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