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面深化醫改的示范樣板,三明2012年開始以整治流通領域虛高的藥品和耗材價格作為突破口,堅持醫藥、醫保、醫療“三醫聯動”改革,引入數字化平臺,建立跨地區藥品耗材限價聯合采購“三明聯盟”,同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實現醫院、醫生、患者、醫保基金多方共贏。
抓醫改首先要抓“藥改”
2012年至今,三明醫改經歷了三個階段,之所以從藥品耗材治理改革切入,是因為藥品耗材流通領域層層加價,導致藥價虛高、百姓購藥貴、醫保壓力大。
在啟動醫改的初期,三明即在海西醫藥交易中心的技術支撐下,搭建起陽光化的線上藥械聯合限價采購平臺,圍繞“降藥價”“提效率”“促監管”三大核心,實現藥品耗材聯采、議價、交易、結算和監管的一體化。
三明市醫保局公開數據顯示,2012年到2020年全市藥品耗材費用按全省增長中位數16%計算,應為206.28億元,而實際發生82.25億元,相對節約124.03億元,全市醫療總費用相對節約110.68億元。海西醫藥交易中心也因此獲得了三明市醫改領導小組的通報表揚,肯定其助力三明醫改作出的突出貢獻。
海西醫藥交易中心隸屬國內最大的數字醫療服務平臺微醫,而“三醫聯動”一直是微醫的核心戰略。首先通過數字化手段擠掉醫藥流通環節當中的水分,提高醫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微醫與三明“不謀而合”。
在數字化平臺實現降藥價取得實效后,以三明醫改經驗為核心、跨區域聯合采購平臺——“三明聯盟”正式成立。作為全國的跨省藥械合量議價集采平臺,“三明聯盟”為各成員及合作區域提供聯采、交易、結算的技術支持和全方位的信息化服務,通過跨省跨區域動態比價,與藥企共同議價,從而擠干藥品、耗材水分,以低價最終惠及聯盟所轄16個省份的醫療機構和百姓。
在數據互聯互通的基礎上,利用大數據采集分析等數字技術,藥品、耗材及醫療器械的陽光采購和全程監管得以實現。“4+7”試點城市帶量采購首單誕生于福建省廈門市,海西醫藥交易平臺也承擔了廈門市“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監管平臺”的建設和運營,為“4+7”中選藥品提供采購、交易、結算一體化服務,為落實試點保駕護航。
邁向3.0以健康為中心
疫情期間,為迅速搭建“空中屏障”,三明市衛健委批復三明微醫互聯網醫院,這也是全市首家互聯網醫院。目前全市超過1100名醫師注冊上線,所有縣級公立醫院均有醫生入駐,開展健康咨詢近12000次,并開放線上便民門診,滿足了部分市民的問診購藥需求。
《健康中國2030》首次提出從“以治病為中心”走向“以健康為中心”的目標。目前,三明醫改正處在由“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的第三階段,重點推進緊密型醫共體建設、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和藥品耗材聯盟采購機制。
作為進一步深化“三醫聯動”改革的有力舉措,三明市信息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與微醫組建三明三醫聯數字科技有限公司、三明微醫互聯網醫院有限公司兩家合資公司,充分發揮大數據、互聯網、云計算在“大衛生、大健康”中的關鍵作用,助力數字三明、健康三明體系建設,并推動三明醫改經驗在全國的復制推廣。
醫改的實踐離不開數字化平臺的支撐,中國式責任醫療體系的探索更離不開數字化手段的賦能。從三明出發,以微醫、海西為代表的數字化平臺依托互聯網醫院、數字健共體等創新模式,正在以醫保統籌區為單位推動醫療衛生體系的數字化升級,分擔大醫院壓力、提升基層醫院能力,提高醫保基金的使用效率,降低群眾醫藥負擔,讓更多百姓享受醫改紅利。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