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今年中央財政專門設立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規模達到1561億元,比去年原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增加了100億元。
時近年中,這些財政資金和政策效果如何?記者走訪廣東、湖北、陜西多地進行采訪。
在廣東省清遠市清新區三坑鎮楓坑村楓紅基地的蔬菜大棚內,翠綠的山蘇菜長勢喜人。“這些蔬菜不僅在當地很受歡迎,來自外地的訂單也很多!”蔬菜種植基地負責人三坑鎮扶貧辦專職副主任何道義說。
記者了解到,在財政扶貧資金支持下,近年來三坑鎮結合當地優勢資源,積極發展優質農業項目和特色產業項目,通過構建線上線下產業鏈條,帶動200余戶共1000多人參與農產品種植和加工,促進周邊村莊發展種植業,讓不少農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的夢想。
“今年是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第一年,我們堅持把農業農村作為財政支出的優先保障領域,投入更有力。”廣東省財政廳廳長戴運龍說,今年廣東省預算安排農林水支出約1200億元,省級財政用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資金達123.2億元,較去年投入脫貧攻堅的資金進一步增長。
與此同時,廣東還將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我們將規范用好地方政府債券、PPP等資金渠道,完善農業基金、農業信貸擔保、農業保險等政策,推行以獎代補、貸款貼息等使用方式,吸引和撬動更多金融社會資本,資金籌措更多元。”戴運龍說。
在湖北省麻城市黃土崗鎮的菊花高新科技產業園里,菊花種植大棚、菊花加工廠、菊花育苗組培車間、菊花科普館等讓人目不暇接。
“近年來,我們共整合各類財政資金8000余萬元支持菊花高新科技產業園發展建設。如今,產業園已直接幫助226戶脫貧戶穩定增收致富,并輻射帶動周邊5個鄉鎮1.2萬戶菊農每畝增收1200元。”湖北省麻城市財政局黨組成員胡清潮說。
蘋果小鎮、香菇小鎮、中藥材小鎮……記者在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看到,在產業扶貧項目資金的持續助力下,耀州區基本實現了“一鎮一業”,平均每村都有1-2個集體產業,群眾持續穩定增收。
“下一步,我們將建立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相匹配的財政資金保障機制,優先支持欠發達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陜西省財政廳農業農村處處長曹恒說。 (記者 新華)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