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在駐馬店市西平縣二郎鄉張堯村河南農業大學西平教學科研實習基地,麥浪滾滾,穗穗生輝,一派豐收景象。河南農業大學農學院殷貴鴻研究員科研團隊最新培育的優質強筋小麥新品種“豫農908”百畝方實打驗收正在進行。在收獲機械的轟鳴聲中,成片的小麥被“收進”機器里,很快變成金燦燦的籽粒裝進袋子。
“實打驗收結果如下:隨機選取3個實打驗收點,用聯合收割機收獲后,實收面積分別為1.001畝、1.002畝、1.004畝,現場稱鮮重2366.85公斤,按13%含水量折算百畝方實際平均畝產為758.7公斤。”驗收專家組組長李瑞奇教授宣布了這一豐收的好消息,小麥新品種“豫農908”測產會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河南省小麥育種水平是非常高的,種業的發展比較健全,我們的品種、種子以及技術儲配都很好地滿足了當前農業發展的需要。在技術落地推廣環節,如果能夠進一步提高以‘豫農908’為代表的優秀科研成果、技術的轉化推廣率,我們河南小麥產業的發展將有更加廣闊的空間。”在測產現場,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成員、河北農業大學農學院院長李瑞奇教授針對優質小麥品種的推廣,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豫農908’這個品種具備高產、穩產,抗寒、抗病、抗倒、抗干熱風,適應性廣,優質強筋等優良特性,,適合加工優質面包、優質掛面、餃子粉、方便面等食品或者配粉,推廣前景十分廣闊。下一步,我們將圍繞這個品種進行良種良法配套,與糧食企業、加工企業合作走訂單的模式,進一步增加農民收入。”小麥新品種“豫農908”育種人殷貴鴻研究員介紹起自己的科研結晶,如數家珍。
“在今年豫中南地區遭遇黃花葉病,低溫、倒伏,干熱風等不利的天氣條件下,‘豫農908’表現出高產、抗倒、抗病、抗干熱風等突出優點,備受專家領導和農民群眾的歡迎。”據河南農業大學社會服務處處長賀德先教授介紹,河南農大通過與農業部門、糧食部門、種子企業、糧食企業、農業合作社緊密合作,良種良法配套,攻關示范引領,加速該品種的推廣應用步伐,為國家糧食安全和鄉村振興作出積極貢獻。
在實打驗收測產現場,李瑞奇教授和湖北省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副所長高春保研究員,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顧問、河南農業大學郭天財教授,河南省農技總站站長易玉林研究員,河南省種子站副站長騰開瓊高級農藝師,駐馬店市種子服務站站長吳長城研究員,西平縣農業農村局謝耀麗研究員等專家,對項目新品種“豫農908”的表現也分別給出了高度評價。
據悉,優質強筋小麥新品種豫農908是河南農業大學針對河南省乃至黃淮麥區存在的優質強筋品種不高產、不抗倒、不抗寒的突出問題,在河南省中原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計劃項目和河南農業大學拔尖人才工作專項的支持下,綜合運用常規育種+雙單倍體育種(DH)+分子標記輔助育種(MAS)+抗病性接種和抗逆性鑒定+就地一年4次加代技術+品質平行測定篩選等先進技術,定向選育而成的半冬性中早熟高產穩產多抗廣適優質強筋小麥新品種,2021年剛剛通過河南省審定,即將通過國家審定,適宜黃淮南部地區高中產水肥地早中茬種植。突出優點是矮稈大穗、高產穩產、抗倒抗寒、多抗廣適、優質高效,連續兩年參加河南省優質強筋組區試和生產試驗連獲3組第一位,推廣前景十分廣闊。
近五年來,河南農業大學先后在南陽方城、安陽滑縣、漯河舞陽、周口商水等不同生態類型區的15個縣市建立小麥新品種、新技術示范研究基地,推廣了一大批優質、高產、廣適的小麥品種和配套栽培技術,其中自主選育的2個國審、13個省審小麥品種成為黃淮海麥區的主推品種。在小麥生長的全過程,河南農大有近百位專家教授上千名學生奮戰在小麥生產第一線,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農民增收貢獻著農大力量、農大智慧。(記者 尹江勇)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