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船舶上的一滴污水流入長江!記者8月12日從省港航局獲悉,我省在建、建成污染物接收專用碼頭45個,基本覆蓋沿江地市。這意味著,長江湖北段實現船舶污染物收集全覆蓋。
長江湖北段干線1061公里,居沿江省份之首。常年在長江上運營的船舶超過10萬艘,船上產生的生活垃圾、廢水油污等威脅著長江生態。
減少船舶污染物排放,是實現綠色航運的關鍵。近年來,湖北大力推行綠色航道、綠色港區、綠色船舶和綠色能源,全面推進港口和船舶污染防治。目前,我省建成船舶污染物固定接收設施3374個,流動接收船舶92條,船舶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港口接收設施基本實現全覆蓋。為適應污染物統一收集,全省2853艘400總噸及以上船舶完成相應設施改造。
在石首港下游700米岸邊的接收轉運碼頭,記者了解到,環保船每天“上船”收集船舶污染物,一年能接收船舶油污水3927噸、生活污水4488噸。在武穴,所有貨運碼頭配備降塵抑塵設施設備,1艘“三合一”接收船、201套船舶垃圾和生活污水及油污水收集設施投入使用。
省港航局介紹,近年投入1億元補助資金,支持建設船舶污染物接收專用碼頭、污染物回收船、應急溢油庫等污染防治設施,并搭建智能應用平臺。陽邏港的“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系統,針對靠岸船舶免費回收船舶污染物,實現一鍵申請投放污染物。
去年7月1日起,在長江上運營的船舶須注冊船舶水污染物聯合監管與服務信息系統,通過該系統申請排放水污染物。來自長航管理局的消息,一年多來,長江沿線接收船舶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分別為1.6萬噸、119萬立方米、6.5萬立方米,湖北約占十分之一。同時,加強查處力度,上半年湖北海事部門查處長江上偷排、超排船只35艘次。(記者戴輝)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