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石家莊12月9日電(記者王民)“網架式栽培更利于梨樹生長、修剪、防風和受光,秋月是最新品種,果形大而圓,口感酥脆香甜?!痹诤颖笔〔搭^市,河北省水果創新團隊成員于立祥來到大爐村現場推介。
大爐村有3800多畝地種梨樹,梨果銷售占村民年收入80%以上。村黨支部副書記宋錫華說,梨果栽培最新技術、管理方法、品種引進、市場信息等都能在第一時間“進村”,村民年人均純收入早已超萬元。
工人在河北省泊頭市一家梨果出口企業車間工作。(受訪者供圖)
泊頭是“中國鴨梨之鄉”,2000多年的梨樹栽培史形成深厚積淀。泊頭現在的鮮梨種植面積25萬畝,年產量48萬噸,出口美、加、澳等34個國家和地區。
發展過程中,泊頭梨產業也積累了品種老舊、管理落后等問題,原產地傳統品種鴨梨曾走到低谷。為了把梨樹種植“祖業”發揚光大,泊頭市對梨產業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市財政每年列支200萬元獎勵資金,引導種植戶對老品種——鴨梨減量提質的同時,通過調結構、精技術、強管理,老齡果園改造提升了,種植模式更現代了,品種結構優化了,千年梨鄉的梨產業正在蝶變。
王武莊鎮金馬駒村七成耕地種果樹。梨果種植帶頭人張萬榮以大型果品公司為依托,組織果農成立金馬果品專業合作社,面向社員提供新品種引進、生產管理、技術培訓、生產資料供應、病蟲害防治、市場信息收集發布、產品收購銷售等全方位服務。
河北省泊頭市一家梨果出口企業的員工在檢測梨果品質。(受訪者供圖)
“秋月、新梨7號、黃冠等品種有序引進,相繼產生效益?!睆埲f榮說,因為及時優化調整果品結構,實行標準化種植,合作社果品質量得到提升,僅此一項每年為果農增收200余萬元。
目前,金馬駒村350多戶果農幾乎全部加入合作社,還帶動周邊鄉村3萬多畝果園提質增效。2020年,全村果品業產值3782萬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19356元,金馬果品專業合作社獲評國家級示范合作社,金馬駒村成為鄉村振興典范。
現在,河北省農業創新驛站等多家農技機構相繼入駐泊頭。于立祥介紹說,泊頭市三家大型果品公司都有自己的種植基地,其中位于大爐村的種植基地有上千畝,不僅研發應用了網架式栽培、自然生草增加土壤有機質、根據果品習性科學施有機肥等新技術,還有序更新了秋月、新梨7號等多個新品種,大幅提高了果品品質和效益。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