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3月8日電(記者 張子琪)“有兩名產婦還在等我,我先去入戶!” 8日上午,韓芳忙完手里的活兒,拎起備好的醫療包,準備出門。
33歲的韓芳,是青海省西寧市城中區南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名主治醫師,也是轄區“婦幼保健和計劃免疫”家庭醫生簽約團隊的隊長。團隊7人,定期入戶隨訪,負責轄區近200名孕產婦和1700多名6歲以下兒童的健康管理。
輕叩房門,韓芳和同事兩人在門外換好鞋套,做好手部消殺工作,輕手輕腳地進入臥室。床上的嬰兒出生只有17天,母親藏羊姐措看到她們進來,急忙起身,“今天過節,還要辛苦你們跑一趟。”
“沒事的!這是我們的工作。”韓芳拿出轄區孕產婦系統管理登記冊,她和同事配合默契,一個查看嬰兒體征,稱重、測溫、測黃疸……一個登記數據信息,詢問產婦健康狀況。臨走前,韓芳蹲在床邊,在一張便簽紙上寫下近期藏羊姐措需注意的健康事項和新生兒護理步驟。
藏羊姐措說,生第一胎時,自己坐月子期間還得抱著孩子到醫院做檢查,既不方便又不安全?!艾F在社區醫生上門服務,只要有問題,再忙她們都會抽時間過來,我心里踏實多了?!?/p>
如今的西寧,群眾健康意識不斷提升,基層首診、分級診療、家庭醫生等公共衛生與醫療服務制度更加健全,體系更加完善,社區醫生作為“家庭健康管理師”的職責定位清晰。
穿過馬路,張偉紅一路小跑,身上的“白大褂”在人群中格外亮眼。西寧市城中區南川社區醫院公共衛生科主任張偉紅,是轄區居民龐沛華的家庭簽約醫生?!白罱嬍逖獕翰惶€定,他還患有慢阻肺,得常去測血壓,適當調整用藥?!彼f。
78歲的龐沛華感慨,有了家庭簽約醫生,一些小毛病不用去大醫院掛號,打個電話醫生就能上門,“耐心又細致,小張就像我自己的閨女一樣?!?/p>
近年來,西寧市以社區全科醫師為基礎,加入1名公立醫院綜合臨床專家和多位中醫師、康復醫師等技術人員,探索“3+1+N”家庭醫生團隊服務模式。簽約主體包括轄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生活不便的殘疾人、0至6歲兒童、孕產婦等重點人群,以及其他有簽約需求的居民。
自2015年來,西寧市充分發揮基層醫療機構的網底優勢,全面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截至2021年年底,西寧市擁有735個家庭醫生團隊,重點人群簽約率91.96%,重點人群履約率97.14%。全市約5000多名醫護人員成為居民“健康守門人”。
一上午入戶隨訪工作結束,張偉紅微信步數已近萬步。這時,她收到了女兒發來的節日祝福,笑著讀完后,張偉紅擦了擦額頭的汗珠,提起醫療包,又匆匆出發,趕往下一家……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