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3月25日電(記者梁書斌 王鶴)為阻斷疫情傳播,黑龍江省五常市近日社會面實行靜態管理。作為五常大米主產區,這里農村疫情防控是如何開展的?物資保障是否到位?備春耕有沒有困難?記者到五常市一些鄉鎮、村屯進行了走訪調查。
“不出門待在家里,就是最好的防護”
自3月13日報告確診病例以來,五常疫情一直牽動人心。
自3月18日起,五常市拉林鎮、八家子鄉全域被調整為高風險地區,五常鎮國稅小區、營城子鄉南土村、古榆村被調整為中風險地區。
當前,五常市除拉林鎮、營城子鄉、八家子鄉以外的其他鄉鎮、村屯全部實行封閉管理,每天以小區和屯為單位,安排專門人員和車輛采購生活物資。
“不串門、不扎堆、不聚集、不聚餐,積極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3月21日下午,裝了大喇叭的疫情防控宣傳車在沙河子鎮主街來回巡視。
在沙河子鎮雙龍村東信屯,路面積雪尚未化凈。“經過幾次疫情,現在老百姓的防護意識上去了。”雙龍村黨支部書記于喜文說。
“疫情防控是為了老百姓,一定要把百姓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據當地工作人員介紹,五常市4家醫院開辟了綠色通道,老弱病殘孕障等重點人群和緊急就醫人員外出時,由卡口值守單位研判后放行。
克服疫情影響全力保供應
在沙河子鎮,村民通過電話或微信在指定超市購買生活物資,由超市配送到村卡口。村里派專人送到屯里,屯里再送到村民手中。需要買藥時,村屯和鎮政府聯系,找到合適的藥店,鎮干部購買后送到村子。情況緊急的,可以邊送藥邊報備。
3月21日下午,沙河子鎮東興超市店主施小平正在備貨,店內擺滿了食品、飲料等生活物資。“我做了27年生意,平常啥價就啥價,絕對不漲,送貨也不要錢。”施小平說,前一天他一共接到二三十個訂單,全部送到了小區和村口。
五常市沙河子鎮東興超市經營者施小平在線上接收訂單。新華社記者 王鶴 攝
沙河子鎮王艷果蔬超市里擺滿了整袋的黃瓜、大蔥、土豆、大辣椒、大蒜等。“別著急,我肯定給你送。”店主王艷的手機響個不停。這幾天王艷和丈夫果樹東一直在忙碌,僅3月20日就賣了一百多單,果樹東送貨一直送到晚上九點多。
在沙河子鎮雙龍村,訂購的生活物資和蔬菜到達卡口后,由村會計邵德方配送。3月20日下午2時,邵德方在卡口收到十幾戶村民購買的46份物資,馬上轉送到下面的3個屯里。
積極備春耕
備春耕生產之際,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大部分村民已經購買了糧食種子。
沙河子鎮有耕地17萬余畝,其中水田10.8萬畝,旱田7萬畝,很多村民都已購買了種子和化肥。向陽鎮黨委書記何健說,向陽鎮有耕地17萬畝,其中水田13萬畝,旱田4萬畝,八成以上村民已購買種子。
雙龍村東信屯村民宋紅飛家院子里,停著兩臺大型農用機械,車庫里還有一臺。宋紅飛種了140多畝水稻,春節前就購買了種子。
群富村地局子屯村民金文龍有兩坰多地。“種子1個月前就買了,化肥是在向陽鎮買的,還沒拉回來。”金文龍說。
當地正采取多種措施保春耕,組織農戶購置春耕生產物資。一些村屯干部組織農民互幫互助。個別村一些人員被隔離,由村委會幫忙備春耕。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