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TMT頻道8月6日訊,新氧科技發布中國醫美自律行動首期情況及趨勢,新氧科技副總裁、新氧風控委員會負責人張力明表示,自醫美行業自律行動開展以來,新氧平臺開展了自查審核,攔截問題機構58家,處理疑似違規或超范圍執業醫生14685人次,處理涉嫌違規違法醫美商品共計12099例,總處理違規內容29729條(包括黑灰產內容、違反平臺規定內容等,類型包括日記、評論、視頻等)。
據艾瑞統計,2019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達到1769億元,增速減緩至22.2%。艾瑞核算,2019年中國具備醫療美容資質的機構約1.3萬家,在合法的醫療美容機構當中,依然有15% (超過2000家)的機構存在超范圍經營的現象,屬于違規行為;行業黑產依然猖獗,經過估算全國依然有超過8萬家生活美業店鋪非法開展醫療美容項目,屬于違法行為。
此外,艾瑞核算,2019年中國醫美行業實際從業醫師數量38,343名;根據中整協統計非法從業者人數至少在10萬以上。合法醫美機構當中,存在非合規醫師"飛刀醫生”的現象,根據艾瑞估算,非合規醫師數量將近5,000人。艾瑞專家調研顯示,市面上流通的針劑正品率只有33.3%,也就是1支正品針劑背后伴隨著至少2支非法針劑的流通。
黑貓投訴平臺醫美類投訴現狀顯示,投訴涉及商家總量112家,總投訴量1980單,總回復量1503單,總完成量1388單。投訴集中問題包括虛假宣傳、整形失敗、無法退款、捆綁貸款等。
黑貓投訴負責人高軍委表示,醫美行業問題凸顯原因包括正規醫美機構對于線上客訴關注度不夠,線下黑醫美存在染黑線上的跡象,消費者對于正規的醫美機構、常規的醫美嘗試,存在很大的消費認知誤區。
張力明稱,醫美行業發展態勢依然嚴峻,黑醫美數量依然龐大、行業自律任重而道遠;互聯網已成為黑醫美的溫床,正規機構正規平臺越來越不掙錢;抗衰老、非手術類是黑醫美的重災區。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