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以往的印象中,蒲公英不過是路邊不起眼的小小野菜,但是在博愛縣寨豁鄉,現在卻成了富民大產業。
初夏時節,驅車前往寨豁鄉小底村,在海拔700多米的蒲公英莊園,地勢連綿起伏,山頂上的風車,遍布滿山的果樹,山坡上綠茸茸的蒲公英......恍若一幅美麗的山野畫卷。
“我們通過發展‘林下經濟’,規模化種植蒲公英,帶動農民脫貧致富,發展鄉村旅游,找到一條林下掘金、旅游富民的新路。”蒲公英莊園總經理劉賢鋒說,蒲公英莊園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包含觀光采摘園、農副產品展廳、住宿餐飲等區域。
沿著山村小道,步入觀光采摘園里,一顆顆紅櫻桃掩映在綠葉中,桃樹的葉子在陽光下綠油油的,青的、紫的桑葚綴滿了枝頭,游客們或采摘、或拍照,不亦樂乎。
“在這摘果子、吃野菜,還能觀賞桃紅柳綠的自然美景,感受夏日的盎然生機。”來自鄭州的的劉阿姨說,自己這次是跟著100多人的旅行團來博愛縣游玩,在蒲公英莊園能逛能吃能玩十分愜意。
“聽說這里招人,用工量大,我昨天就和鄰居一起過來了,一天能拿到60多塊錢的工資,比待在家里閑著好多了。”在蒲公英莊園忙碌的村民說,每年四五月和八九月都是蒲公英的采摘期,最多時有170戶村民上山采挖。
在農副產品展廳,貨架上的蒲公英茶、土蜂蜜、小米琳瑯滿目,擺放得井然有序。“我們通過直播和實體店的方式,線上線下合力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讓‘山貨’出村、上路、進城、上桌。”劉賢鋒說,每年能銷售約4000斤的蒲公英茶、 1000斤連翹茶,還有蜂蜜、小米等農產品,年收入可達二三百萬。
說起下一步打算,劉賢鋒信心滿懷:“我們將依托寨豁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充分利用林下資源,發展蒲公英產業,延長產業鏈條,讓小小蒲公英成為新的特色產業和富民產業。”(記者 姬姣姣)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