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汽車產業缺芯,已經成為了汽車產業的標志性“難題”。全球各大車企都意想不到,竟然會因為一片小小的芯片,導致自己的車輛生產遇阻。
目前,已有包括大眾、福特、豐田、通用、本田、豐田、長城等全球超20家車企因不同程度的芯片短缺問題而被迫停產或減產。
5月31日消息,據媒體報道,芯片短缺的問題,也導致汽車銷售行業發生了結構性的改變,市場供應緊張,部分品牌的熱銷車型的價格已經開始上調。
一位自主品牌4S店銷售人員在朋友圈發布消息稱:“因芯片供應問題,所有車型6月1日起全面漲價,之前報價作廢。”
可以說,契約精神在汽車芯片短缺面前,顯然是不沒有想象中的那般堅定。除了現車報價上調之外,期貨車輛等車周期延長,加價幅度也再次上調。
一位消費者告訴記者:“我在4月初預定的雷克薩斯ES200,加價1萬元,現在4S店新下訂單需要加價1.5萬元了。”而記者從另一位消費者處了解到,之前寶馬430加價幅度大約在4萬元左右,現在有的4S店訂車已經需要加價5萬元了。
西南地區一家經銷商的相關人士也談到,芯片問題對于經銷商來說是幸福的煩惱,雖然部分車型出現無法按期交車的情況,但短期內經銷商可以通過區域市場的自主調配解決問題;同時因為“缺貨”,經銷商庫存壓力緩解,在讓利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主權。
芯片短缺導致的市場供應變化,豪華車經銷商或從中獲利。近期,多家證券機構先后發布了對將豪華車經銷商集團中升控股的“買入”評級報告,將其目標價由70港元升至77~80港元區間。
不過,缺芯對全球汽車行業的破壞,同樣不容小覷,據咨詢公司艾睿鉑(AlixPartners)最新預測,全球“缺芯”將導致2021年汽車制造商營收損失11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145億元)。同時,2021年的汽車凈產量總計會減少390萬輛。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