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又叫“土豆”,全球有13億人以馬鈴薯為主食。然而千百年來,馬鈴薯的生產都靠無性繁殖。
我們知道,植物的繁殖方式分為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經過精子與卵細胞結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不需要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這種生殖方式叫無性生殖。
土豆利用塊莖上的芽繁殖,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而是有母體直接產生的新個體,屬于無性生殖,這樣帶來的問題是不僅繁殖系數低,而且儲運成本高、易攜帶病蟲害。
6月26日消息,據媒體報道,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黃三文團隊應用“基因組設計”理論和方法體系培育雜交馬鈴薯,用二倍體育種替代四倍體育種,并用雜交種子繁殖替代薯塊繁殖,取得了顛覆性成果。
北京時間6月24日23時,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細胞(Cell)》在線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這是“優薯計劃”實施以來取得的里程碑式突破。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