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匠心大會—企業家和工匠”活動26日在浙江杭州舉辦,中國企業家、工匠代表以及專家學者圍繞“如何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等議題展開研討。多位專家提出,匠心時代是一個堅持科技創新的時代,中小企業要面向全球的產業鏈和供應鏈,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
“中國的崛起是一個中國特色的、獨特的崛起,所以我們的匠心時代應該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調高質量的發展。”原中國外經貿部副部長、全球CEO發展大會主席龍永圖以視頻形式演講,他指出,高質量的發展有兩個標準,一是經濟發展后,老百姓得到了實惠;二是經濟發展以后,貧富懸殊會減少,地區差距會縮小。
“在匠心時代里,有許許多多的中小企業,我認為他們都應該有自己的專利、絕招。一個小小的配件也應該含有高技術、高工藝、新材料。”龍永圖說,他提出的匠心企業是指一批名優特精的中小企業。“在國外,他們經常被叫做隱形冠軍。在中國,我認為要使這些中小企業能夠進入到一個新的領域里,為國家辦大事情。實際上,我們很多的中小企業生產的產品已經進入到包括上天、入海、探月、高鐵等眾多大國工程中。”
龍永圖表示,中國的匠心企業一定要面向全球的產業鏈和供應鏈,讓其生產的產品能夠迅速地進入到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當中,成為全球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國是世界制造業第一大國。“在世界500多種主要工業產品中,中國已有220多種工業產品的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但總體而言,中國制造業大而不強,打造更多世界名牌產品、實現制造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高鳳林表示,“對此,我們要大力推進名牌戰略的實施。這就需要大量的原創,以及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識產權。”
在高鳳林看來,加大對各類人才的培養力度同樣重要。“我們要建立和完善全體國民終身學習和教育保障制度,搭建各類人才的成長平臺,培育人才勇于創新,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奠定堅實的基礎,加快建設制造強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記者 黃齡億)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