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商南縣城關街道的一位農婦,在一份捐贈協議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她和丈夫陳邦定一起向北京微愛公益基金會捐款10萬元,成立了“三秦紅鳳金玉基金”。
這位農婦名叫“賀晶晶”,而“金玉”是一位剛去世的女大學生。
這得從24年前的一個早晨說起。
姑嫂情深似母女
1994年,陳邦定還是一個小學6年級的學生。
他背著書包走在上學的路上,突然聽到一陣“哇哇”聲。
帶著疑問,他順著聲音傳來的方向走去。
在不遠的草叢中,躺著一個用紅布包裹著的孩子,哭得滿臉通紅。
陳邦定遲疑了片刻,決定把這個孩子抱回去。
說起他的家庭,算是比較特殊。
爸爸腿腳殘疾走路一瘸一拐,干不了重活兒。
媽媽是聾啞人,一個人負擔幾畝田地。
一家三口靠著低保勉強糊口,除了地里的莊稼,沒有其他任何收入。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陳邦定很早就學著獨立,遇到事情自己拿主意。
村干部幫他出示各種證明,他才有了上學讀書的機會。
看著村里的孩子都有兄弟或者姐妹,陳邦定也想有個弟弟或者妹妹。
他彎下腰把草叢里的孩子小心地抱起來,然后快步向家的方向走去。
爸媽看到兒子抱回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又喜又急。
媽媽一邊找舊衣服給孩子裹上,一邊雙手比劃著讓爸爸去熬米湯。
一家三口都圍著這個孩子轉,決定要把這個孩子留下來。
他們給這個孩子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陳金玉,希望她長大后大富大貴,披金戴玉。
但是,這樣一個貧困的殘疾人家庭要養活一個孩子談何容易?
不吃奶水只喝米湯的陳金玉,因為營養不良,一周下來沒見體重增長,顯得面黃肌瘦,有時候沒日沒夜地哭。
村里人建議他們給孩子買奶粉。
可是,農村人如果不外出打工根本沒有額外收入。
他們一家三口穿的衣服都是別人不要的,有的打了無數個補丁還繼續穿,哪里能有錢給陳金玉買奶粉?
每每聽說附近有人家添了人丁,陳邦定就拿著碗到別人家里去討要一點奶水。
但這也不是長久之計,因為人家也擔心自己的孩子吃不飽。
有時候討不到奶水,媽媽就給陳金玉喂一點紅糖水,其他無計可施。
每天上課,陳邦定都心神不定。
還有1個月就要小學畢業,其他同學都在想著去哪里上中學,可陳邦定想的卻是哪里能賺到錢給妹妹買奶粉吃。
想到自己的叔叔在煤窯打工,當天放學后,他就向爸媽提出輟學打工的想法。
眼前實在沒其他辦法,雖然于心不忍,但爸媽還是隨了他。
就這樣,12歲的陳邦定離開學校,成了一名煤窯工人,每天起早貪黑地干活兒,只為了給妹妹掙到奶粉錢。
剛拿到第一個月的300元工資,他就迫不及待地央求叔叔騎摩托車帶他去鎮上買回第一罐奶粉。
有了奶粉喂養,陳金玉睡覺特別安靜,臉色也逐漸紅潤了起來。
看著她一天天地長大,陳邦定再苦再累也覺得開心。
他自己特別節省,把掙到的錢全部都存起來用在了妹妹身上。
日子雖然過得緊巴巴,但一家四口溫馨有加。
轉眼間,陳金玉長成了一個8歲的小姑娘,懂事又乖巧。
而20歲的陳定邦,也將迎來新的分岔路口。
2002年,在家人的催促下,陳邦定把鄰村一個交往了1年多的女孩——賀晶晶娶回了家。
賀晶晶當年只有18歲,但非常善良淳樸。
她待殘疾的公婆就如親生父母一樣孝順;
對小姑子陳金玉的照顧比丈夫陳邦定更細致;
平時輔導她學習,抽空就給她做好吃的,還帶她去鎮上買衣服,一家人過得和和美美。
第二年,賀晶晶生下了一個胖兒子,全家人更是喜上眉梢。
可家里多了一個孩子,就意味著經濟上又增加了一份壓力。
好在母親除了下地干活兒,還養了一群雞。
把雞蛋攢起來拿到鎮上去賣,換來的錢還能給孫子買奶粉,再給陳金玉攢點學費,也算是為兒子分擔了不少。
一天,母親賣完雞蛋急匆匆趕往家時,竟被一輛飛馳而來的摩托車撞倒,最終沒能搶救過來。
沒有了婆婆的幫忙,照顧一家老小的重擔,全部落到了賀晶晶身上。
她既要撫養剛出生不久的兒子、顧及陳金玉的生活和學習,還要照顧癱瘓在床、不能動彈的公公。
可沒想到,3個月后公公也隨之撒手人寰。
那段時間,陳金玉哭得特別傷心,加上哥哥一直在外打工,缺少關心、深受打擊的她,在夢里常??藓爸獘寢?。
賀晶晶只好把陳金玉抱來跟自己一起睡,左邊是兒子,右邊是小姑子。
把兒子哄睡后,她就把陳金玉抱在懷里,就如媽媽一樣撫摸她的額頭,給她剪指甲,陪她說悄悄話。
回娘家時,她也會帶著陳金玉一起,完全把她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
賀晶晶的堂妹賀玲玲是村里唯一的大學生,陳金玉每次寒暑假跟嫂子回娘家時,都會帶上自己的作業請她輔導。
一次,賀晶晶看著她倆頭碰頭說著悄悄話,心中不由得產生一個念頭:如果小姑子也能走出山村到大城市去上學,那該多好!
嫂子相助進大學
從那以后,只要聽說堂妹放假回家,她就會帶著兒子和陳金玉去娘家,或者干脆把堂妹接到自己家里來,請她輔導陳金玉的學習。
有了榜樣的力量,陳金玉在學習上特別勤奮。
她也希望自己能跟賀玲玲一樣,做一個有文化的人,將來有能力賺錢讓全家人過上好生活。
每學期,她都能都能捧回一張大紅的獎狀,嫂子總要對她夸獎她一番:“我們金玉將來肯定能考上大學!”
然后,把獎狀抹平,小心翼翼地貼在一面墻上。
而陳金玉和小侄子就如姐弟,吃的東西一起分,賀晶晶也從來沒對自己的親兒子有一點兒偏心。
在嫂子的鼓勵和支持下,陳金玉順利地讀完初二。
那一年,賀晶晶也開始為自己的兒子上小學做準備。
眼看著小侄子也要上學,陳金玉發起了愁,擔心自己家里的錢不夠。
有時候,她想輟學去打工為哥哥嫂子減輕負擔;也想跟賀玲玲一樣成為一個大學生,可又擔心上高中學費太貴。
所以,那一段時間她的內心很矛盾。
嫂子賀晶晶心疼她懂事,把她抱在懷中語重心長地說:“你只管好好讀書,哥嫂再苦再累也會供你讀下去!”
賀晶晶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每天早上5點,賀晶晶就起床洗衣做飯。
把兩個孩子都送到學校后,再抽空到離家兩公里外的養豬場去打工掙錢。
生活上的悉心照顧,經濟上的有求必應,讓陳金玉能夠安心學習,第二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縣城最好的高中。
由于縣城離家遠,陳金玉需要住讀。
嫂子賀晶晶擔心她不習慣,考慮到丈夫也在縣城打工,便自己去縣城找到了一份超市收銀員的工作。
還在陳金玉的學校附近租了一間房子,把兒子接到了縣城里上小學。
這樣,一家人每天能在一起,陳金玉就能安心學習。
2014年,陳金玉被西安外國語大學錄取。
一家人開心不已,特別是嫂子賀晶晶,逢人就說陳金玉是個有前途的孩子。
手里握著錄取通知書,算一下4年的學費,陳金玉有些遲疑,她擔心自己會拖累小侄子。
賀晶晶又看出了她的心思,拉著她的手說:“你只管好好念書,錢的事情不用擔心,你念到哪里,哥嫂就供到哪里!”
為了給陳金玉湊足第一學年的學費,賀晶晶把存了幾年的錢都拿了出來,還找娘家妹妹借了2000塊。
進了大學的陳金玉,學習上也毫不放松,還利用周末去勤工儉學,給自己掙生活費。
后來,她加入了陜西紅鳳工程志愿者協會,在那里做志愿者教別人英文。
她品學兼優,每年都能拿到獎學金,為哥嫂減輕了不少經濟壓力。
而在超市打工的賀晶晶從來不舍得休息,每個月發了工資,都會及時把生活費轉到陳金玉的銀行卡里,叮囑她不要太省。
2018年,賀晶晶給陳金玉湊足了大學最后一年的學費,總算松了一口氣。
想著還有半年就能畢業去工作賺錢,陳金玉特別開心,打算把第一個月的工資用來給全家人買衣服。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
花季年齡被病纏
2018年2月7日,離農歷春節不到10天,陳金玉拿到做兼職的錢后就乘車回家。
賀晶晶特意做了她最愛吃的紅燒羊肉,全家人等她到傍晚才吃上中飯。
晚上睡覺時,陳金玉臉色蒼白說肚子疼,還上吐下瀉。
哥哥以為她受了寒,給她加了一條被子。
但賀晶晶整夜未眠,一直陪在陳金玉身邊,看她疼痛難忍的樣子,感到心疼。
第二天一早,賀晶晶就帶著陳金玉到縣城的醫院,醫生建議她趕緊去大醫院做詳細的檢查。
賀晶晶感覺情況不妙,當即就帶著陳金玉坐上了去西安的班車。
檢查結果出來時,醫生把賀晶晶單獨叫到辦公室。
看著診斷書上的兩個字,賀晶晶只覺得眼前一黑,整個腦袋嗡嗡作響,差一點暈了過去。
胃癌?這樣的病怎么能找上陳金玉?她還那么年輕,賀晶晶寧愿生病的人是自己。
陳金玉住進了醫院,準備接受手術治療。
一家人賣光了家中所有值錢的東西,賀晶晶向娘家借了4萬,才把手術費、檢查費付清。
想著后續還需要的的放療費、化療費如天文數字,賀晶晶吃不下、睡不著。
看著病床上的陳金玉面容憔悴,眼神黯淡,賀晶晶故作輕松地安慰她說:“別擔心,就算傾家蕩產哥嫂也要救你?!?/p>
對死亡充滿恐懼的陳金玉,聽嫂子這么說,眼中才閃現一絲希望的光芒。
然而,屋漏偏遭連夜雨。
陳金玉發生術后感染,醫生建議進行二次手術,需要更多的費用。
哥哥陳邦定急白了頭,一下子陷入絕望之中。
這時,陳金玉的母校西安外國語學校伸出了援助之手,幫助陳邦定在互聯網上發起了捐款活動,希望社會上能有好心人士伸出援手相助。
項目發起后,西安外國語學校發動全校師生在互聯網上進行轉發,引起了《陜西紅鳳工程協會》以及多家新聞媒體的關注,《三秦都市報》連續5天對此事進行了特別報道。
很快,這則消息傳播到全國各地,得到了13620位愛心人士的援助,為陳金玉籌集到26萬的治療費用。
大家都以為,這筆錢能為陳金玉搭建起生命之橋,能為她的治療提供保障。
陳邦定相信,有了這筆錢就能接受二次手術,妹妹陳金玉就有康復的機會。
為了讓陳金玉的身體盡快恢復,賀晶晶日夜不合眼,一直守在病床前。
同病房的人聽說她是病人的嫂子,都夸賀晶晶是一個好人。
3月,陳金玉提到了學校要拍畢業照的事情。
嫂子賀晶晶猜出了她的心思,于是千方百計地聯系到陳金玉的班主任。
班主任征得學校同意后,把一套學士服和一頂學士帽送到了病房,嫂子親手幫她穿上,老師幫她拍下了多張在病床上的畢業照。
老師離開前,告訴她畢業典禮的時間,希望她好好配合醫生治療,爭取早日出院參加學校的畢業典禮。
陳金玉日夜盼著出院的那一天。
哥嫂代為傳愛心
然而,三月底,陳金玉的病情又進一步惡化加重,她被緊急轉入陜西省腫瘤專科醫院治療,網友們紛紛留言為她祈福。
四月下旬,醫院多次向家屬下達病危通知書,醫生做出了最大的努力,但已經無能為力。
陳邦定和賀晶晶又一次陷入了痛苦的深淵,不得不將陳金玉轉回老家的商南縣醫院。
2018年4月27日清晨,陳金玉帶著對哥嫂無盡的依戀和不舍離開了這個世界。
哥嫂拼盡一切,愛心人士長達13620次的接力,最終沒能留住她的花季生命。
在醫院照顧陳金玉數月的賀晶晶,聽到這個噩耗時一下子癱倒在地,悲痛萬分,一病不起。
經過20來天的休息,她才勉強能站起身來。
每次翻看陳金玉的照片,她都忍不住落淚。
得知捐款的賬上還有10萬余額,賀晶晶跟丈夫商量后決定把這些錢留給需要的人。
他們找到陜西當地志愿者協會和《三秦都市報》,請求把剩余的善款捐贈出去。
在多方的努力協調下,賀晶晶終于在5月20日與北京微愛公益基金會正式簽署了10萬元的捐贈協議,以陳金玉的名字成立了“三秦紅鳳金玉基金”。
受助人的家屬出資建立基金,這在陜西省還是第一例。
賀晶晶的事跡讓人感動又佩服,這是對生命的尊重和對愛心的敬畏,也是對輕松籌上13620位愛心人士的感恩。
賀晶晶面對鏡頭痛哭道:“這原本是社會各界人士獻給陳金玉的愛心,雖然她已經不在,但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基金可以把這份跨越血緣關系的愛心延續下去,讓這些錢去幫助更多貧困的大學生和因病受難的人渡過難關,讓人世間的善良流動下去”。
緊接著,賀晶晶也報名成為陜西紅鳳工程協會的一名志愿者。
那是陳金玉大學期間做志愿者的地方,嫂子決心沿著她留下痕跡的地方走下去。
在她的感召下,很多人加入到公益活動中,一起與愛為伴,共同伴愛前行。
對毫無血緣關系的妹妹,賀晶晶不離不棄竭力照顧,她是人間最美的嫂娘。
對治病余下的善款,賀晶晶悉數全捐扶貧濟困,她心中裝著無疆的大愛!
她的“好人行為”被廣為流傳。
2018年8月31日,賀晶晶被陜西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等單位評為陜西好人。
2019年1月10日,賀晶晶又榮獲了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全國十大正能量人物”稱號。
這些光榮的稱號,賀晶晶當之無愧。
關鍵詞: 三秦都市報 擔心自己 西安外國語學校 一個月的 援助之手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