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溫州蒼南縣網信辦在網上巡查發現網民“蝦米”在公共場合利用抖音平臺連續開5期直播,發布網絡惡搞、扮丑等低級趣味視頻,利用丑行、惡行等低俗獵奇內容吸引網絡流量、制造網絡賣點,肆意傳播低級趣味和錯誤價值觀念,擾亂和諧網絡環境,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為消除不良影響,凈化網絡環境,蒼南縣網信辦聯合縣公安局對該主播進行約談,當面訓誡。
現該主播已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并保證今后將遵守法律法規,堅持正確導向,傳播文明觀念,遵守社會公德,做一名遵紀守法的網絡主播。
網絡法規普及
《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第七條:網絡信息內容生產者應當采取措施,防范和抵制制作、復制、發布含有下列內容的不良信息:
(一)使用夸張標題,內容與標題嚴重不符的;
(二)炒作緋聞、丑聞、劣跡等的;
(三)不當評述自然災害、重大事故等災難的;
(四)帶有性暗示、性挑逗等易使人產生性聯想的;
(五)展現血腥、驚悚、殘忍等致人身心不適的;
(六)煽動人群歧視、地域歧視等的;
(七)宣揚低俗、庸俗、媚俗內容的;
(八)可能引發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為和違反社會公德行為、誘導未成年人不良嗜好等的;
(九)其他對網絡生態造成不良影響的內容。
《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第十八條:網絡信息內容服務使用者應當文明健康使用網絡,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和用戶協議約定,切實履行相應義務,在以發帖、回復、留言、彈幕等形式參與網絡活動時,文明互動,理性表達,不得發布本規定第六條規定的信息,防范和抵制本規定第七條規定的信息。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