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汽油價格上漲后,又一生活必需品漲價,幅度高達20%
推薦語:眾所周知,自2020年以來,受到來自全球疫情爆發的影響,很多商品的供應出現紊亂,價格方面出現了一波接著一波的漲價現象。
其中價格上漲幅度最高的,莫過于汽油價格了。經過了數次漲價后,汽油價格從最初的5、6元一升,上漲到了目前的8—9元一升,上漲幅度之大,令廣大車主們“望而生畏”。
然而,還沒有等普通百姓緩過神來,如今國內又一種生活必需品迎來了漲價潮,影響到了百姓的日常生活,這個產品就是——食用油。
特別是今年以來,受某些地區的極端天氣以及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全球食用油價格呈現連續上漲的勢頭,價格達到了創紀錄的高位。
其中比較明顯的,就包括棕櫚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等在內的多種熱銷的植物食用油,總之目前市場上各種系列的食用植物油都在面臨漲價,漲幅最大的甚至達到20%。
要知道,食用油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食品之一,是普通百姓餐桌上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食材,日常使用量也是非常巨大的。因為只有在食用油的幫助下,食物才會變得如此美味,甚至毫不夸張地說,現代人的生活已經完全離不開各種食用油了。
那么,這次食用油價格大幅上漲的具體原因是什么呢?
事實上,在過去幾年時間,食用油行業價格一直處于“穩定上漲”的狀態,價格上調了幾十次,而這次的漲價也不過是其中幅度較大的一次罷了。
如果按照3年前的價格來計算的話,大豆油、花生油等賣得比較多的食用油品類,漲價累計超過20元一桶,對于這一點相信很多家庭主婦應該是十分了解的。
對此有食用油專家指出,該行業之所以出現了連續的漲價現象,主要是因為國際上的食用油原料生產,因為遭受惡劣天氣、戰爭等原因影響持續減產所致。比如,南美洲的干旱使得油菜種植區面臨風險,洪水則沖擊了馬來西亞的棕櫚油農場。
而另一方面,在市場上人們對食用油等需求不斷增加,再加上某些主要的食用油出口國限制產品出口,市場供求關系發生變化,眾多因素共同促進了食用油價格的上漲。
不過從整體來看的話,國際食用油價格的上漲,對國內生活的普通人來說并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得益于國內完善的調控機制,近些年來即便是國際食用油價格大幅上漲時,國內仍保持在合理的上漲幅度。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減輕國際食用油供應對國內的影響,目前我國已經在著手解決該問題。比如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今年我國將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讓“油瓶子”里盡可能多裝中國油。
相信在國人的共同努力之下,今后食用油價格會下降到更優惠的范圍。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