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91年的冬天,曾經風光無限的中國女首富吳勝明,
從監獄管理員手中接過前夫寄來的信。
她瞪大了雙眼,張開著嘴巴,
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一般,從她滿是皺紋的臉上滴落下來,
“我努力地爭取減刑,沒想到換來這樣的結果,我活著還有什么意義?!?/p>
隨后,她顫巍巍地從獄中的縫紉機上,取下刀片,
緩緩劃開手臂上的血管,平靜等待死亡的到來。
“世人皆知褚時健,鮮有人識吳勝明?!?/p>
吳勝明之所以與“中國橙王”齊名,
完全是因為他們有著相似的經歷——在輝煌時倒臺,在逆境中重生。
究竟是什么讓吳勝明如此傷心,甘愿舍棄生命?
又是什么讓她重拾希望、致力公益,在耄耋之年成就億萬家產?
今天給大家講述,傳奇女性吳勝明跌宕起伏的一生。
圖 傳奇女性吳勝明
從千金小姐變成童養媳
1933年,吳勝明出生在浙江嵊州市一戶商賈家庭中。
在那個動蕩的時代,祖輩積攢下的萬貫家產,
讓她成為當地為數不多的“千金小姐”,過上養尊處優的日子。
圖 吳勝明一家
不幸的是,吳勝明的父親處處沾花惹草,欠下不少風流債。
最終,母親難以忍受每天上門說理的女人,
拋下2歲的吳勝明,前往臺灣重新組建家庭。
圖 母女合影
當時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對于女人出逃的行為,
人們向來是嗤之以鼻,唯恐被外人發現。
一家人經過商議,沒有選擇尋找吳勝明的母親,而是謊稱她已經去世。
葬禮結束后,吳勝明交由祖父母撫養;
她的父親失去家庭的束縛,偷偷拿走巨額家產,
跑去紙醉金迷的上海,過上更加逍遙快活的日子。
圖 上海
缺少父母關愛的吳勝明,并沒有自卑怯弱,
相反感受著商業氣息氤氳的她,心中經商的種子不斷萌芽、生長。
12歲那年,吳勝明已經長成一個亭亭玉立的小姑娘,
無論是操持家中事務,還是計算生意賬目,她都可以獨當一面。
圖 吳勝明
只是恰好這一年,10年未見的父親突然歸家,
并且帶回來一個打扮花哨、精明強勢的繼母。
在繼母的攛掇下,為攀上一個當官的親家,
父親趁著吳勝明睡覺時,
強行將她綁到縣長的府邸,強迫她做縣長的兒媳婦。
圖 府邸
即便對她疼愛有加的祖父,沒多久便得知真相,
但面對勢力強大的縣長家族,老人家也是無計可施。
只能拿出30畝土地作為禮物,懇求縣長暫時收養孫女,
等孩子長大一些,再正式洞房成親。
就這樣,吳勝明以“童養媳”的身份,在縣長家度過暗無天日的4年。
圖 童養媳
4年里,她沒有朋友的關懷,也沒有親人的照顧,
唯一讓她欣慰的是,她憑借自己聰明伶俐的頭腦,博得縣長夫人的信任。
眼看著自己即將成年,將被迫接受沒有感情基礎的婚姻,
1天,吳勝明穿上自己最喜歡的一套衣服,欣喜不已地對縣長夫人說,
“媽,我還有3天就要過門了,我想去街上置辦點東西?!?/p>
圖 采買
縣長夫人沒有多想,當即拿出一些錢,
安排貼身的丫鬟跟隨,為未來兒媳提東西。
正值元宵佳節,集市上人頭攢動,好不熱鬧,
吳勝明一改往日的沉穩大方,在大街上左沖右撞,
一會兒便把丫鬟遠遠甩在身后,不見人影。
圖 集市
她閃身躲進道邊的一處草垛里,瞪大眼睛、屏氣凝神。
直到找她的人已經過去好幾撥,夜色降臨、四處寂靜無聲,
滿身草屑的吳勝明,才一路狂奔跑向火車站。
天下之大哪里都不是家,站臺前的吳勝明呆立許久,
最后決定去繁華的上海,找一份工作謀生,
看一看父親癡迷10年的都市,究竟有何神奇之處。
圖 火車
邂逅真愛,命運浮沉
異鄉漂泊的生活,遠比吳勝明想象之中更加艱難。
有著精明商業頭腦的她,卻因為年齡小、個子矮,在求職路上四處碰壁。
所幸幼年時她曾跟隨祖母,學過一段時間針線,
憑借這項手藝,她成功找到一份軍官家庭的保姆工作。
圖 吳勝明
1年后,因為工作原因,軍官調離上海,吳勝明也因此失業。
一番思索下,她決定前往西安,投靠同為軍官的表叔。
侄女的投靠,讓獨自在外打拼的表叔潸然淚下,
他當即為吳勝明在軍營里安排宿舍,許諾供她繼續讀書。
正是這一段時間,她與軍營里一個名叫于萍的牙醫相愛。
圖 年輕時
于萍比她大12歲,是山東人,對她處處照顧,
這讓一直寄人籬下的吳勝明,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溫暖,
只愿將自己的一生,托付給眼前這個憨厚老實的男人。
不料,表叔不愿將侄女嫁給一個普普通通的牙醫,
而是一心想為她,和自己的副官拉起紅線。
圖 舊時牙醫
之后,表叔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利,將于萍調離西安。
離開那天,于萍拿著女友的手,怎么也舍不得放開,
“碌碌奔波為人謀,長江一去無浪回,但看河水向西流?!?/p>
幾句有感而發的詩句,代表著心心相惜的戀人,也許此生再也無法相見。
男友走后,倔強的吳勝明也決定與表叔決裂,返回浙江老家。
圖 命運的玩笑
打拼事業,擁有人生寄托
浙江的老宅,還在原來的地方坐落著。
吳勝明躲在旁邊的大樹下,
看著繼母手中抱著孩童,父親則在旁邊逗弄著,
她偷偷地掩面啜泣,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圖 老宅
幾年前她避婚出逃,實在算不上光彩,
為防止家人發現,吳勝明決定在紹興隱姓埋名,
開一間小小的雜貨店,好好經營屬于自己的生活。
自小培養的經商能力,加之勤奮認真的態度,
讓吳勝明經營的雜貨店,生意漸漸紅火起來。
圖 雜貨店
于是,她雇傭一個叫張思源的小伙,為自己送貨。
張思源比她小7歲,幼年時父親便因病去世,
這與2歲失母的吳勝明,有著相似的人生經歷。
兩人在惺惺相惜中,漸漸成為無話不談的知己。
圖 送貨
幾年后,在一次聊天中,
張思源向吳勝明,表明心中的愛意,卻被斷然拒絕了。
在吳勝明心里,自己從來只把這個踏實肯干的小伙,當作弟弟看待;
更何況,她還有一份關于初戀、關于真愛的等待。
圖 交談
又過去幾年,吳勝明已經29歲,
多少次癡癡眺望,卻沒有盼來心愛之人的身影。
渴望家庭溫暖的她,終于答應張思源堅持不懈的告白。
圖 舊時婚禮
婚后,有家庭做支柱的吳勝明,事業心更加旺盛。
當得知西安比紹興發展更快、商客更多時,
她沒有絲毫猶豫,當即帶著丈夫,在西安開辦一家“上海飯店”。
圖 飯店
為打響飯店的招牌,將生意做大,
吳勝明遍尋全國各地的名廚名菜,致力于開發各種新菜品。
在這樣四處奔波、日夜操勞的生活節奏下,
她先后流產4次,懷孕的可能性越來越渺茫。
圖 吳勝明
身為女人,吳勝明多么希望,能夠為丈夫生下一兒半女。
即便醫生建議她領養一個孩子,
她依然執著地吃各種中藥、調理身體。
42歲那年,吳勝明生下女兒張燕,完成自己多年的夙愿。
圖 孩子
年近半百的她懷抱著孩子,心中說不出的喜悅。
回想起自己小時候,母親出走的經歷,
吳勝明將她所有的溫柔與耐心,全部傾注在女兒身上。
“這是我生命的寄托,是我后半輩子努力的動力?!?/p>
圖 母女合影
為給女兒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
吳勝明決定前去南方考察,擴充自己的商業版圖。
當時南方的通商口岸經濟發達,不僅產出很多物美價廉的工業品,
還有很多新奇美觀的舶來品。
圖 港口
看到商業前景的吳勝明,開始進行批發經營,
將大量低價的產品,從南方口岸運往北方高價售賣。
圖 吳勝明
此后,她的業務涉獵服裝、化工、家電、機械等多個行業。
截止到1984年,吳勝明身價已經超過3千萬,
在那個百元大鈔都罕見的年代,她一躍成為當之無愧的女首富。
圖 女首富
鋃鐺入獄,女兒香消玉殞
轉眼女兒張燕10歲,為給掌上明珠慶生,
吳勝明斥資20多萬舉辦宴席,請來女兒全校500多名師生。
圖 母女二人
80年代如此豪華的場面,很多人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一時間,這場聲勢浩大的宴席,
成為各大媒體的新聞頭條,轟動全城。
也正是女兒10歲這年,吳勝明從香港市場購置48倆外國橋車,
貼上其他標簽,干起走私行當,獲利百萬。
圖 吳勝明
1985年,52歲吳勝明,因走私被判決死刑、緩期執行。
得知判決結果后,戴著手銬的她,不慌不忙,神色異常淡定,
“害怕沒有任何意義,為了女兒,我要一直上訴,我不能拋下她死去?!?/p>
圖 女兒
入獄不久后,吳勝明得知,
丈夫張思源勾搭上保姆,提出離婚訴訟;
與此同時,這對同居在一起的戀人,
無法忍受女兒張燕的打擾,將她送往大伯家寄讀。
她瞬間回憶起幾年前,心地善良的婆婆曾對她說,
“你不要這么拼命賺錢,有人在家里享受?!?/p>
圖 聊天
那時的吳勝明,只將丈夫看作貪圖安逸的人,
彼時她才明白,婆婆很可能在暗示她,丈夫已經出軌。
想到女兒尚且年幼,吳勝明沒有氣餒,
圖 頓悟
而是一直保持著良好的表現,當上監獄里縫紉組的組長,
成功爭取到減刑至18年的機會。
考慮到自己出獄的時間,仍是遙遙無期,
吳勝明總是對前來探視的女兒說,
“快了,我就快出獄了?!边@樣一拖就是6年。
直到1991年,她接到前夫的來信,
得知女兒已經自殺,也就出現文章開頭尋死的那一幕。
圖 求死
原來,張燕16歲生日當天,曾叫來幾個同學,一起在大伯家跳迪斯科。
這讓思想保守的大伯,心懷不滿,
“你媽媽70多歲才能從牢里出來,你還好意思這么開心?”
簡短的一句話,既讓一直蒙在鼓里的張燕,得知母親的刑期,
也讓謊稱母親在臺灣做生意的她,在同學面前下不來臺。
當晚,難以面對真相的她,喝下農藥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
圖 女兒尋死
事后,張燕友人按照她的囑托,
稱她因為車禍右手殘疾,需要朋友代筆與母親交流。
然而,這一切卻讓心術不正的前夫張思源發現,
他無情地向吳勝明揭露真相,剝奪她最后的求生欲望。
圖 看信
重開精彩人生
不幸中的萬幸,自殺的吳勝明被及時搶救,
并且拿到女兒留下的遺書。
“媽媽,對不起我走了,我希望您能活下去,這是我的遺愿。”
“您出來以后,能辦孤兒院和養老院嗎?救救這些可憐的人吧。”
圖 遺愿
女兒生前,是吳勝明生活的寄托、減刑的支撐;
女兒死后,她留下的信件點亮,吳勝明后半輩子的生命。
此后,吳勝明放棄尋死,更加積極地參加勞動改造,
并且以自己為原型,寫下《囚路》這一本6萬字的小說。
2003年,該書被知名劇作家黃允,翻拍成電視劇《罪犯與女兒》。
當電視劇在監獄中首播時,觀看的管教人員和犯人,無不潸然淚下。
圖 吳勝明
同年7月28日,70歲的吳勝明走出監獄的高墻,
被安排至鄭州市銘功路打掃公廁,每月工資400元。
一開始,面對這陌生的世界,
曾經的“中國首富”實在,難以忍受這滄桑巨變,總是低頭掩面哭泣。
圖 哭泣
但想起女兒的遺愿,她還是強打精神,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好聞的香水買不起,吳勝明便買來幾塊錢的花露水,讓公廁飄香;
好使的拖把舍不得買,她便多拖幾遍,將公廁地面變得锃亮。
圖 重拾樂觀
不久,趕上優待政策的她,被評選上“最佳清潔員”,
還榮獲“扶持婦女創業基金”1萬元,成功開辦養雞場。
圖 開養雞場
2005年,吳勝明利用勞動間隙,再一次寫下20萬字的自傳小說;
2006年,她在陜西楊凌,種下170畝的葡萄生態園。
圖 種植
而后,念念不忘女兒遺愿的她,將事業轉交他人打理,
應聘進入西安裕華老年公寓,身體力行學習開辦養老院的技能和方法;
80歲時,吳勝明作為“第五屆救助貧困先天病患兒大型公益盛會”的發起人,
號召世界各地的人,積極參與公益活動。
圖 養老院
如今,年近90的她,
創辦了楊凌紅陽果業科技、吳媽媽興農科技等企業,
開辦30多家養老院,成為資產破億的公益達人。
圖 公益達人
九十歲老人的情路
其實,在吳勝明49歲那年,家庭和睦、事業亨通的她,
曾在前往外地的火車上,遇見昔日的戀人于萍。
圖 吳勝明中年時
時過境遷,歲月換人容顏,
吳勝明一眼認出于萍的同時,對方卻抱有懷疑。
“請問你是不是西安兵團里的吳勝明?”
圖 發言
看著日夜思念的面龐,吳勝明強忍眼淚,淡定地表示自己名叫張燕。
直到臨下車,她才丟下一張紙條,匆匆離去。
“碌碌奔波為人謀,長江一去無浪回,但看河水向西流?!?/p>
圖 樂觀的老人
已有家庭的吳勝明,不忍面對昔日的海誓山盟;
她也擔心于萍同她一樣,早已另娶他人。
哪怕身后傳來聲嘶力竭的呼喊,她也沒有回頭。
只愿將往日美好的感情,永遠地塵封心底。
圖 致辭
如今,90高齡的吳勝明早已將愛情看淡,
她的心里只是無時無刻地回響著,女兒的那一句,
“媽媽答應我,做個好人,為社會做貢獻。”
為此,她每天早上7點20分開始上班,
晚上6、7點才回家,之后忙著直播、監管公司,
直至凌晨才睡覺,實實在在地做到無愧于心。
圖 傳奇女性
吳勝明近乎傳奇的一生,說到底離不開一個“情”字。
人貴在有誠相交,情貴在彼此牽掛。
正如老人自己所說“我只是個普通人,我看中我的感情。”
往事隨風,當無數的老人回望一生,
一定會發現平平淡淡才是真,安安穩穩過一生。
真心祝愿這位雷厲風行的老人,安詳晚年、快樂幸福。
素材來源:
安徽衛視:《幸福來敲門》
鳳凰衛視:《魯豫有約:說出你的故事》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