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0年11月7日,中國南海海軍艦隊指揮部里,氣氛十分緊張,因為指揮部與千里之外的南沙南熏礁守島官兵,失去了無線電聯系。而現在本該是例行聯絡的時間,卻無法連接上。情況上報后,南海艦隊隨即調派船只和全副武裝的戰士,前往查看。
(資料圖片)
從湛江港派船到到南沙南熏礁,需要頂著風浪航行兩天時間,而在這最后的兩天里,不管怎么呼叫島礁無線電,部隊依然沒有收到任何信息傳回。
此時,不祥的感覺一路伴隨趕過去的戰士,隨著距離南熏礁越近,這種感覺越深。
神秘的死亡和失蹤
南薰礁位于南沙群島的鄭和群礁西南端,原來是一個巨大礁盤,礁盤長度1400至1800米,上有兩處退潮露出礁體。
南薰礁的氣候最惡劣,因為南方不遠就是一條漫長的大海槽,是深海區,風急浪高。
由于礁盤靠近深海,一年中有四、五個月受到海浪沖擊,刮東北風的時候,風浪都能打到礁堡上。
可以說在這里駐守,生活環境是十分艱苦的!
而且,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南海,局勢可謂極其兇險,在南沙群島56個島礁中,中國占據其中的7個,臺灣國民黨當局占據兩個。其余大部分被越南,菲律賓等國占據。
1988年中越兩國還在這里爆發了海戰,當時中國剛剛在南熏礁駐軍,條件十分惡劣,礁石灘大部分時間都在水下,戰士們只能插下鋼管,建立簡易的高腳屋才能完成駐守。
在這種條件下,駐守時間通常都在一年以上,當時守衛該礁的是陸戰隊某部,他們一共有12個戰士,而當時應為11人(其中一戰士由于燙傷被送到附近的永署礁治療)。
當支援船只抵達南熏礁附近時,不遠處的高腳屋頂上的五星紅旗依然在迎風飄揚,天空不時有海鳥飛過。
但是整個礁盤除了海水起伏帶來的聲音外,顯得特別寂靜,而不遠處的高腳屋內也沒有人出來張望。
如果是平時,戰士們聽到船只的汽笛和發動機的聲音,一定會有戰士出來查看,早早就歡呼起來了,但是現在什么人都沒有出現。
這讓心中一路有不祥預感的增援部隊更加不安,船還沒有靠近,戰士就迫不及待地跳入水中,踏上礁盤,踩著過膝的海水,他們走進了高腳屋。
當他們踏進高腳屋時,不詳的感覺及困惑立刻變成了震驚,因為他們看到了駭人的一幕,高腳屋內只有死亡,他們看到了6具戰士的尸體,橫七豎八地倒在屋內,場面十分嚇人。
經過對戰士的遺體進行檢查,死亡的6人中,2人是被扼住喉嚨窒息而死的,另外4人被槍擊而死。
緊接著戰士又仔細搜索了整個高腳屋,在高腳屋內發現了多處彈痕,表明這里發生過激烈戰斗。
經過檢查,發現駐守使用唯一的交通工具,交通艇卻不翼而飛!
誰開走的?
又對周圍的礁盤進行搜索后,從水下的珊瑚礁上撈起幾只步槍,而這些步槍全都是我軍守礁人員的制式步槍,很有可能是慌亂中掉入水中的。
另外他們在礁盤上還發現了礁長張效忠同志的眼鏡,而他和其他4名同志一起失蹤,這讓整個事情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他們消失了如同人間蒸發。
趕到現場的支援人員,立即把現場的情況上報到了南海艦隊司令部,南海艦隊立即成立了由最高領導負責的調查組進行全面的調查。
可是經過一番仔細調查,遺憾的是沒有得出一致的結論,因為任何一種猜測都缺乏明確的、實質的證據支持,這件事情成為了一個不解之謎。
那么到底是誰干的?
誰的嫌疑更大呢?
相當多的觀點,都認為是越南特種部隊所為
因為在兩年前的1988年3月14日,中越兩軍在南沙赤瓜礁附近的海域爆發激烈海戰,中國海軍大獲全勝。
中國攜海戰勝利之余收復了南沙7個島礁,其中就包括南熏礁,當時越南海軍損失極為慘重,好幾艘軍艦都被拿下了。
故而,越南吃了虧,在我們看來必定尋機報復,但當時我南沙駐軍和巡邏部隊警惕性非常高,嚴陣以待,加之海戰之后被我軍俘虜的越南戰俘正在湛江受審,我國政府還未移交給越南,他們在那個時候不可能動手。
1990年以后,我軍在南沙的軍事態勢已經非常明朗,我守礁人員和艦船的活動規律,他們已經有所掌握,他們報復一下中國的條件已經基本成熟。
而南熏礁位于南沙群島中部,鄭和群礁和九章群礁之間。除東北邊的太平島在臺灣國民黨的手里外,東有鴻庥島,南有景洪島,西有大現礁,附近還有郭謙沙洲等密密麻麻的多個島礁均為越軍占領,可以說越軍形成了對南薰礁的三面合圍之態勢。
從地理位置上看,南熏礁是深深地打入越占島礁中心位置,號稱是“南沙中的南沙”,可謂是越方的眼中釘肉中刺。在越南看來,它才存在,要想把侵占的島礁連成一片,就必須找機會拔除。
由此,南熏礁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可以說,在這種情況下,我軍在南熏礁的駐守,可以說敵我態勢非常險惡。
我軍在南熏礁勢單力薄,防守十分脆弱,極易遭受攻擊,特別是越南占的鴻庥島距離南熏礁僅5海里,該島守備部署了超過100人的兵力,而這100多個人中,可能存在少數的特種作戰人員。
他們可以集中優勢兵力,利用我守備人員防守薄弱的時候和換防的間隙,利用夜暗條件,發動突襲,一舉將我軍殲滅。
從單兵能力來看,經過越戰的洗禮,越軍當時的特戰能力在全世界范圍內屬于登峰造極。其特戰人員陰險狠毒,很難對付。
而且根據痕跡學的常識,此次行動并未留下任何可疑物品,說明對方手段相當高明。
戰場已經被他們打掃得干干凈凈,不排除對方是射擊格斗潛水技術的高手,而我方被俘虜的5名戰士估計已經遇害。
除了越軍以外,菲律賓、馬來西亞都占據了我南沙群島部分島礁,理論上其軍方有向我駐軍人員發動突襲的可能。
但從地理位置上看,由于菲律賓、馬來西亞占據的島礁都遠離南熏礁,如果長距離偷襲我駐礁戰士的可能性很低。而且這兩國一直與中國保持較為友好的關系,更不可能。
距離南熏礁4海里左右的海域是國民黨方面占據的太平島,島上有一定的駐軍。但是從1990年開始,兩岸關系已逐漸回暖,國民黨方面也沒有必要做如此加劇兩岸關系的事。
而且,在兩年前中越爆發海戰的前后,太平島上的國民黨軍隊還對我軍提供了一些后勤上的幫助。因此,太平島上的臺灣守軍,偷襲南熏礁的可能性,可以完全排除。
綜上所述,南熏礁守備部隊,被附近島礁越軍暗算的可能性極大。
生活艱苦單調成突發事件的誘因
但也有一種觀點,就是由于駐礁生活的艱苦,我守備戰士精神上出現問題了,引發內部的沖突,從而導致悲劇的發生。
這種可能性不排除!
我們可以從曾經在南沙駐守的海軍戰士回憶中可以看出,在當時第一代駐守島礁的環境是多么的艱辛。
受限于當時的條件,礁盤上搭建的是最簡陋的第一代高腳屋,以鋼釬為依托,竹竿作柱、篾席為墻,瀝青封頂,面積也只有10平方米左右,也被戲稱為海上貓耳洞。
高溫、高濕、颶風、狂濤常年伴隨駐守的戰士,對戰士的身體來說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加上長期吃方便面和罐頭,缺乏新鮮的蔬菜、食品、飲用水,腿腳、腸胃經常出問題。這僅僅是身體上面臨的問題。
面對茫茫大海最難熬的就是寂寞,長期駐礁生活十分枯燥乏味,早些年聽不到廣播,也看不到電視。
遠離海岸,長期會導致戰士產生一種疏離感和被拋棄感,加上家庭突遭天災人禍、或個人情感出現問題,久而久之導致出現某種創傷后應激障礙,有人失去理智而舉槍動武,導致悲劇。
這種可能性相對于前面提到的可能性小。
但也只是猜測,沒有實際的證據證明!
填海造陸改善生活條件
當時的中國國力有限,海軍實力不夠強,國家也沒錢,但是也非常想要改善南沙守礁部隊的生活條件。
因此,繼第一代高腳屋后,海軍持續加固和改造駐守環境,建成了第2代、第3代高腳屋。
相對于最初的插上幾個竹竿支撐的房子來說,已經好了幾倍,可條件依然還是很苦,就這樣子海軍戰士又支撐起了近20年。
他們遠離都市的喧囂,守衛著國家神圣的疆土。
隨著國力的不斷提升,也為了更好地改善守礁官兵的生活條件,從2013年開始,中國在南海填海造陸,南沙島礁的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南薰礁
至今,中國海軍的發展也超出了我們當初最好的期待,這也是幾代人奮斗的結果。
30多年過去了,我們無法忘記當年南熏礁上的11個戰士。
在別的同齡人在讀大學、談戀愛,下海經商的時候,以他們為代表的一代代守礁官兵拋下了這一切,他們歷盡艱辛在這里拋灑汗水、青春和生命,他們在燃燒了自己的光榮。
他們為維護和捍衛我國海洋權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他們是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