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政府一旦形成,
(資料圖片)
不火是不可能的?!?/strong>
“五一”后的首個休息日前夜,微風飄蕩,淄博站依然迎接著一撥又一撥客人。待人流涌動至出站閘機處,工作人員迅速開放了所有的閘機通道,乘客無需刷身份證就可以直接通過。
過去的兩個月里,這座位于山東中部的工業城市在全國刷足了“存在感”。相關數據顯示,淄博“五一”整體旅游訂單較2019年上漲441%。
5月6日晚,《環球人物》記者回到家鄉淄博。走訪的這些天里,本地市民、志愿者、出租車司機、燒烤店老板……幾乎每個身處這場萬民“趕烤”中的人,都能說出幾個或親歷或耳聞的“治理故事”。
淄博燒烤走紅的秘密,就藏在這些故事里。
“備水時刻表”
走出淄博站,算是正式進入了這座城市。這個時候,最先清晰地向游客傳遞出它的某些氣質的人,很可能是像李松林這樣的市民。
38歲的李松林身形結實,膚色黝黑,頭發利落地向后梳起?!八敲赓M的,需要的話拿就行!”——他彎著腰,劃開礦泉水外包裝的塑封膜,快速地把十幾瓶水擺在面前的大理石石墩上 :“別不好意思啊!”靦腆的游客循著他的招呼,輕輕拿起一瓶,道一聲“謝謝”后離開。
5月6日晚上,《環球人物》記者在淄博站見到李松林時,已經是他送水的第十一天。連續多天的高強度用嗓讓他的聲音變得喑啞。
在和記者交談過程中,偶爾有路人拿著剛買的小吃在他的直播鏡頭前晃幾下,他趕忙過去制止:“上面有品牌名,不要照,會被認為是廣告。”
李松林是一名吉他老師,是“地地道道的淄博人”。4月26日,他開車路過火車站,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都是孩子,咱們周圍買不著水,我擔心他們渴,就去進水了”。
第一次,他拉來1000多瓶礦泉水,從上午10點鐘左右開始送,不到兩個小時就被一掃而空,“嚇我一跳,呼呼地拿”。他請一位師傅騎著電動大三輪又拉來5車。那天,他忙到午夜12點,最后一數,共送出去8200多瓶。
他平時周一到周五白天備課、晚上上課,周六和周日全天上課?!拔逡弧鼻?,他預感到即將到來的龐大人流量,特地和學生們商量,調整了吉他課程的時間。
假期的5天里,李松林每天早上9點趕到車站,在之后的十幾個小時里重復著劃開、抓起、擺上的動作,有時著急了,鋒利的包裝毫不客氣地在他手指上留下痕跡。
他向《環球人物》記者坦陳,從第一天送水開始,自己就在短視頻平臺上直播這件事?!白龉?年以來第一次開直播。”他解釋道,初衷和“漲粉”無關。
“新冠疫情的時候,我托了好些朋友,買了幾萬塊錢的口罩送到小學學校,那時候開播不比現在容易火?現在就是為了讓全國觀眾更了解咱們淄博,沒別的。”
4月30日上午,直播間毫無征兆地“爆了”,在線觀看人數達“10萬+”,李松林很興奮 :“也不知道具體多少人,但全國人民都能看到——‘你看人家淄博多好’,是吧?”
那天下午,他前前后后接到了20多個飲用水廠家的現場問詢 :“你看那水能合作嗎?”
“我可以買你的,但要是你送,我就不要了?!睂υ捦苤苯?。“因為我很忙,他都能看到,也不好意思一直打擾。”
這座城市里有不少李松林的同行者。有媒體記錄了一位送出3000瓶礦泉水的市民王先生。15公里外的淄博北站,一些民營企業也在出站口設立贈水點,為來到這里的游客免費送上一瓶飲料。
現在,李松林已經熟諳客流大小的規律。他有一張列車到站信息疊加實踐經驗生成的“備水時刻表”:“上午10點多到下午2點是個高峰期,晚上8點多是另一波,夜里11:20左右也有一趟車,人不少——我一般都在這之后回家。”他說。
“我這普通話,還真是得學”
除了送水,李松林在車站附近做的另一項工作是指路。也正是在他的幫助下,《環球人物》記者得以在用車高峰期順利坐上了司機徐師傅的出租車。
徐師傅算是誤打誤撞,趕上了這輪熱度。今年過完年,他賣掉開了多年的大車,轉行成為一名出租車司機,“尋思能輕省點”。
3月6日拿到駕駛員服務監督證,徐師傅有了跑車拉客的“入場券”。半個月后,他注意到,路上的行人多了,打車的人也多了。
“您好,去哪兒?”“去某某店,吃燒烤。”這樣的對話在幾天里連續發生多次后,徐師傅反應過來 :淄博燒烤火了。
·5月7日上午,淄博市張店區,前往八大局便民市場方向的年輕人。(劉舒揚 / 攝)
徐師傅所在的出租車公司有個業務群,以往時不時發送一些行業規范和運營提示,現在則要“一天發好幾遍”。他向記者展示了一則當天收到的通知:
“‘五一’期間到現在共收到13條投訴,還有不在平臺上處理的。請各位駕駛員一定要注意,不要拼客,不要拒載,服務態度一定要好,展現我們行業的正能量。”
徐師傅開始更多地使用地圖導航。乘客一上車,他就說,您放心,咱就跟導航走,用誰的手機都行?!坝械娜藢に荚蹅兝@路什么的,那咱們就不讓人家有這個顧慮,盡量讓乘客高興?!?/p>
現在每天上午10點鐘出車之前,他都會花大半個小時,先用水管沖洗幾遍車輛外部,然后拿一塊濕抹布,里里外外擦一遍。“出租車代表淄博市的形象啊,最起碼咱每天得把車里擦得干干凈凈的?!?/p>
對于徐師傅來說,眼下迫在眉睫的事情可能是學說普通話。很多乘客表示聽不懂他的“淄普”,這讓年近五十的他有些苦惱。
“聽不懂咱也得模仿普通話跟人聊天呀,總不能不交流?!彼D了頓,好像做了一個決定:“哎呀,我這普通話,還真是得學?!?/p>
“4位領導給我開會”
5月7日中午,氣溫升至20攝氏度,日光稍有些強烈?!董h球人物》記者步行至八大局便民市場附近,周邊路段已經出現擁堵,幾位交警正在維持秩序。
·5月7日中午的八大局便民市場,人群熙攘。(劉舒揚/攝)
北門出入口處,一位穿粉色上衣的大姐格外引人注目。她舉著一塊紅底白字的牌子,操著東北口音招徠顧客:“吃燒烤嗎?免費專車?!彼晳T別人叫她“閆姐”,是3家燒烤店的老板。
·閆姐(右一)。(劉舒揚/攝)
閆姐是黑龍江牡丹江人,起先和丈夫在老家做出租車司機。一入冬,冰封雪飄,這門活計就陷入停滯。2004年,身在淄博的親戚招呼夫妻倆 :“這嘎達雪沒那么大,也沒那么冷,你們來吧?!?/p>
抵達新城市后,他們的兒子很快出生。閆姐在家帶孩子,丈夫重操舊業,又開起出租車。跑得多了,一些商機也慢慢進入視野。
“咱家這一到熱的時候,就馬路邊那燒烤攤,大攤小攤都有。一看這生意就行?!遍Z姐向《環球人物》記者回憶道 :“你姐夫又稍懂點,雇個大師傅回來,再跟他擼兩個月,就全都完事兒了。”
2013年前后,閆姐的第一家燒烤店開張了,店面不大,20張桌,3年后開始盈利。2018年前后,閆姐又盤下第二家燒烤店,日子照舊如流水般地過。直到今年3月,她開始察覺到一些不尋常。
閆姐家就在八大局旁邊的小區,“突然街上的人一天比一天多,以前是周六周天多,后來周一到周五人也一樣多”。
這個時候,某企業要建一座燒烤城的消息傳出來。閆姐幾乎沒猶豫就報了名,趕在“五一”前火急火燎地開了第三家燒烤店。“40多桌,5天里基本都滿著,收入非??捎^。對于新店來說,缺這個少那個的,已經很好了。”閆姐的話語中充溢著滿足。
閆姐還收到過一些提醒。社區呼吁大家,從另一側的東二路進出,把主干道讓給游客。更早之前的3月,八大局游人漸多時,曾有居民投訴街上噪音太大,影響休息,社區網格員一家一家上門勸解,還給每家送了一把雨傘。
差不多也在這個時候,閆姐在刷短視頻時收到了同城一位燒烤店老板劉靜的視頻推送。
4月4日,淄博市張店區燒烤協會成立,會長正是劉靜。她在接受采訪時說 :“接下來,我們將對內服務企業,對外整合資源,把咱們淄博燒烤的金字招牌打得更遠?!碑斕焱砩?,閆姐在短視頻平臺上看到了這段采訪,一下感覺“說出了我的心里話”。
她給自家店定下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必須讓每個來店里的人都吃上燒烤,而且必須熱情。有的店客流量實在太大,只能晚上營業,閆姐就中午營業,晚上也營業。
更大的行業布局正在形成。4月14日,淄博市燒烤協會揭牌。據該協會會長陳強介紹,協會由市商務局主管,主要職責包括督促會員企業守法經營、從技術規范和服務管理規范等方面制定淄博燒烤團體標準等。
有的經營者感受則更為直接。4月下旬,淄博市臨淄區政府召集燒烤店經營者代表開會,在這一行干了十來年的郭志剛也參加了。會上,對于即將到來的“五一”假期,區領導提了幾條 :第一,任何人不準漲價 ;第二,不準欺客 ;第三,誰砸了淄博市的招牌,我就砸了誰的飯碗——“這句話是市領導先說的,區領導又重復了一遍?!惫緞倢Υ擞∠笊羁獭?/p>
他記得,“五一”前,區里的市場管理人員來到燒烤大院,把這里幾十家燒烤店的秤挨個校準了一遍 ;所有的采購清單、小票,工作人員的著裝——戴頭套、手套,以及健康證,全部一一檢查。
那段時間店里已經忙碌起來,郭志剛店里的一名員工在和顧客溝通時因為聲音大了些而被后者投訴。很快,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派出所等4家單位的領導一起去燒烤大院找他,跟他“開會”。
·晚上,郭志剛正在切明天店里要用到的豬肉。(劉舒揚/攝)
前兩天,一名青島游客在店里“丟了”眼鏡,對方聯系到相關平臺,希望“有關部門推動一下進展”。淄博政府特地派人到臨淄區,向郭志剛詳細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
“你看現在領導多么重視。整個淄博市上上下下都很關心外地游客在我們淄博的體驗和感受。”郭志剛感慨道 :“為什么淄博燒烤這么火,真的是有原因的?!?/p>
“不火是不可能的”
“淄博燒烤”能夠在互聯網世界持續火爆,與淄博政府對流量的快速反應和積極承接密不可分,再加上游客在各個平臺的自發傳播,熱情、實誠、大氣,成為淄博在社交媒體上普遍呈現的“人格”。
·在淄博,這樣的歡迎標語隨處可見。(劉舒揚/攝)
在一家客流量較大的燒烤店,《環球人物》記者切實感受到了淄博政府織起的細密保障網 :入口排隊處有交警、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保安、志愿者聯合執勤 ;人流更密集的就餐處,警察、特警、志愿者等各司其職。
一位來自機關單位的志愿者告訴記者,現場屬于同一單位的同事共有3位,均實行輪值制,自己所在部門的輪值安排是下午3點到傍晚6:30一個人,6:30至晚上11點換另一個人。“‘五一’每個部門出兩個人,那會我們單位同時在這的有10個人左右?!?/p>
兩側各有5間塑料移動廁所,4位游客正在排隊等候。據這位志愿者的同事回憶,“應該是這段時間新安排的,之前沒有”。
·淄博一家客流量較大的燒烤店外,顧客排起長隊,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和保安在維持秩序。(劉舒揚/攝)
市民熱情也顯而易見地高漲。路邊的藥店掛起橫幅:歡迎大家“進淄趕烤”,本店免費提供充電、行李寄存服務以及健胃消食片等。幾乎所有采訪對象都對記者提到,“大家心里都攢著一股勁兒,也都主動維護?!?/p>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馬亮告訴《環球人物》記者,表面來看,淄博燒烤的“爆火”是城市獨特品牌引爆社交媒體,形成現象級城市品牌輸出并帶動文旅爆發式發展。其更深層的原因在于,淄博城市治理邏輯的有效性。
“淄博政府在此次燒烤‘出圈’中真正體現了市場有效、政府有為和社會有機的三合一。當地政府迅速出臺了外宣、交通、住宿、食品安全、價格監管等一系列配套政策舉措,例如不得隨意漲價、多設置方便隨充的充電樁與插座等?!痹隈R亮看來,這充分反映了淄博以人民為先、主動引導和敏捷響應的城市治理邏輯。
或許還可以再進一步。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時,要提高創造性執行能力。
“淄博的城市治理邏輯恰恰是這種要求的真實寫照——發揮創造性,切實執行政策,達到政策效果,同時高度重視招商引資,改善營商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瘪R亮說,當下我們正需要服務型政府、創新型政府和響應型政府,即能夠全心全意地提供和創新公共服務,千方百計地改革創新,對民眾需求能夠接訴即辦和有求必應,“這樣的政府一旦形成,不火是不可能的”。
總監制:呂 鴻
監 制:張建魁
主 編:許陳靜
編 審:蘇 睿
(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加微信“HQRW2H”了解細則。歡迎大家提供新聞線索,可發至郵箱tougao@hqrw.com.cn。)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