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發文《過年回鄉調查:有些農村娶媳婦要100萬》,文中接受采訪的專家吳修明稱,城市“剩女”多,農村“剩男”多,要促進城鄉人口雙向流動,并建議將農村“剩男”進行技能培訓,“輸出”到女性集中的行業和地區。
此觀點一經發表引起網友熱議,不少網友認為解決“剩男剩女”問題不能像雞鴨配種一樣。2月16日,記者采訪了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呂德文,他認為“剩男剩女”問題與城鄉差異關系不大,不能簡單匹配解決問題。
山西省智庫發展協會副秘書長吳修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從長遠看,縮小城鄉差距、地區差距才是治本之策。”吳修明說,城市“剩女”多,農村“剩男”多,要結合鄉村振興工作,大力發展農村產業經濟,促進農民增收,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人口雙向流動,讓城市女青年不把農村視為畏途。
吳修明在接受采訪中還建議,在此過程中,地方政府也可采取適當措施,盡可能解決一些性別“結構”難題,如將農村“剩男”進行技能培訓,“輸出”到女性集中的行業和地區,也可以牽頭組織跨區域“鵲橋相會”。
呂德文認為剩男剩女背后是兩個問題,他們剩下來的性質不一樣,因此簡單匹配是“想當然的看法。”
呂德文分析,農村的天價彩禮的問題,并非完全是性別比失衡導致的,有非常復雜的社會因素,其中最關鍵的是農村傳統意義上的婚姻圈被打破。“傳統的婚姻圈是熟人社會,信息比較對稱,嫁妝和彩禮比較穩定。但是現在匹配它已經就是已經打破,內部的約束機制失去了,所以根本上還是一個整個婚姻市場巨變的一個結果。”呂德文說。
呂德文表示,城市“剩女”多,也是婚姻觀念變化的表現,城市女性并不把這個婚姻當成唯一選擇,不結婚也是可以的。“所以這個專家講的引導城市‘剩女’往農村里面去,有點想象過多了,他跟城鄉之間沒有多大關系。”呂德文說。
關鍵詞: 剩男剩女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