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污水回收利用系統、揚塵監測+智能自動化噴淋系統、智能照明系統等綠色施工措施,處處貫徹綠色建造理念;智慧工地系統、智慧圖紙系統、智能焊接機器人、智能樓板機器人、無人機巡檢的應用讓觀摩人員耳目一新。這是記者在由中建八局一公司承建的鄭東新區科學谷數字小鎮建設項目(一期)市政基礎設施項目EPC總承包示范項目看到的場景。
5月28-30日,由中國市政工程協會主辦、鄭州市工程質量監督站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分站、中建八局第一建設有限公司協辦的“全國市政工程智慧工地暨綠色施工建設示范項目經驗交流觀摩會”在鄭州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行業精英共200余人前來“取經”。
智慧工地是指運用信息化手段,通過三維設計平臺對工程項目進行精確設計和施工模擬,圍繞施工過程管理,建立互聯協同、智能生產、科學管理的施工項目信息化生態圈,并將此數據在虛擬現實環境下與物聯網采集到的工程信息進行數據挖掘分析,提供過程趨勢預測及專家預案,實現工程施工可視化智能管理,以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從而逐步實現綠色建造和生態建造。
綠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設中,在保證質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與減少對環境負面影響的施工活動,實現四節一環保,即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
鄭州市工程質量監督站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分站副站長趙建世介紹,從最初的概念推廣(2017-2018年)到探索實踐(2018-2019年),再到融合發展(2020至今),鄭州市把智慧工地建設逐步落地實施,地下空間工程、綜合管廊工程、隧道工程、特大型橋梁及部分雨污水管線工程、道路工程等多個項目將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BIM、GIS、VR/AR、AI等新興信息技術與傳統建筑施工過程技術深度結合,在視頻監控、施工策劃、人員管理、材料管理、機械管理、進度管理、質量管理、成本控制、綠色施工等工程項目全生命期各環節廣泛推廣應用,有效提升了施工過程的智慧化與數字化水平,踏上了快速通往“互聯網+”時代的軌道。
本次活動旨在適應建筑業轉型升級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推動建筑工地建設管理智能升級,實現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本次大會有專題交流和示范項目觀摩兩個環節組成。
在專題交流環節,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智慧工地暨綠色施工建設”主題,對智慧工地與綠色施工實施的政策法規與標準規范進行了詳細解讀,共同研討了智慧工地與綠色施工管理模式創新、關鍵技術應用和實踐經驗,展示了優秀成果。
為加深對智慧工地和綠色施工建設的認識,展示示范項目優秀成果,推廣先進經驗,與會人員來到鄭東新區天府路以東科學大道地道及兩側道路工程、鄭東新區科學谷數字小鎮建設項目(一期)市政基礎設施項目EPC總承包示范項目實地觀摩智慧工地與綠色施工建設成果。現場工作人員通過展板宣傳、現場解說、VR體驗等方式,與觀摩人員積極互動,全面展示了智慧工地與綠色施工建設管理亮點。(記者 譚勇 )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