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一棟白色的大樓里,這一頭,幾十輛型號品牌各異,卻都“沒精打采”、斑斑駁駁的汽車在烤漆隔間前排起長龍“候診”;那一頭,完成局部或整體噴漆、煥然一新的汽車陸續開出,重啟“第二春”。
在這家綠色共享鈑噴中心,相關負責人向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介紹,這里每月最多可以為周邊汽修廠、4S店鈑噴5500幅汽車零件。通過共享模式,企業們在不需要增加環保成本,即可在污染大戶——鈑金噴漆環節減污9成,為佛山市的空氣質量保護作出貢獻。
近日,記者跟隨省生態環境廳工作人員前往佛山市,現場了解生態環境部門在促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中采取的多種舉措。
養不起環保設備?共享解難題
“近些年,臭氧污染已經成為繼PM2.5之后新的空氣污染治理難題。”佛山市生態環境局一級主任科員梁國輝向記者介紹道,要防治臭氧就要從臭氧的兩種原料:VOCs(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NOx)入手。
由于佛山市主要行業包括印刷、家具制造、鋁型材生產等,大量的行業涉及到了鈑金噴漆,生產過程中產生的VOCs已經成為了不可忽視的重要污染源。
“很多企業都無法承擔環保設備使用和維護的成本,將污染較大的生產環節集中處理,可以在不影響企業運行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做好生態環境保護。”梁國輝介紹,為有效減少VOCs的排放量,佛山市部署專項整治,支持鼓勵相關行業進行資源共享,將排放物集約化處理。
2020年,南海區推動成立了綠色共享鈑噴中心,該中心是南海區汽車行業首家大型綠色共享鈑噴中心,也是南海區汽車行業VOCs集中治理政府示范單位,目前已經為附近15家汽車維修門店、4S店提供集中鈑噴服務,避免了VOCs的分散排放。
鈑噴中心總監藍國科向記者介紹,該中心購買使用了先進的活性炭吸附脫附催化燃燒系統。如果少了這套系統,單個烤漆房排放的VOCs可能就會達到200ppm(百萬分率)以上,但現在即使9個烤漆房同時工作,排放的VOCs濃度也會被限制在20ppm以內,遠小于國家標準。
環保產業集聚,成為南海“招財貓”
“在國家的‘雙碳’戰略下,環保產業會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環保產業的支撐。”佛山市南海區生態環境分局總工程師梁偉鵬介紹,國家環境服務業華南集聚區落戶南海,讓當地能夠通過環保產業帶動區域經濟和環境雙發展。
據介紹,華南集聚區是全國首個、迄今唯一以環境服務業為主題的區域,累計集聚發展環保企業近千家。目前,集聚區產業促進平臺不斷從各個方面助力環保產業發展壯大。通過專業化統籌運營管理,為企業提供更專業更到位的服務,為集聚區引進更多環保合作項目。
記者了解到,南海區政府十年來已經出臺了三版環保產業扶持獎勵政策,并設立最高可達1000萬元的獎勵金額,不斷增強對環保產業的扶持力度,引導環保產業發展。
目前,整個南海區環保產業的年產值超100億元,業務涵蓋環境檢測認證、方案解決、咨詢培訓、技術研發、工程設計、產品裝備制造、清潔能源開發等領域,實現環保產業全產業鏈條發展。
送法規送技術,政府組織企業分享交流
“環保技術的投入和環保政策的解讀都涉及到了很多領域,企業需要外界為其環保提供方向的指引和技術的支持。”佛山市早稻田科技董事長林慈生介紹,為企業引進優秀的環保科技,協助企業對環保政策進行理解是保障企業環保能力的必要措施。
為了更加積極主動服務和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全力支持重點項目建設穩投資,協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廣東省生態環境廳2018年以來通過“送法規、送技術”項目服務企業,已先后組織34期專題宣講活動,為超過3300家重點污染企業開展政策法規宣貫,大力推廣治污新技術新經驗。涉及行業包括電鍍、家具、印刷、印染、玻璃、造紙、畜禽養殖業等。
目前,該項目服務范圍基本實現地級市的全覆蓋,涵蓋了廣東省大多數重點排污企業,成為了廣東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支撐。通過專題培訓和專場宣講,“送法規、送技術”項目既能滿足多層次生態環境管理需求,也能覆蓋更多行業。
通過同行示范企業對環保治理的分享介紹、現身說法,相關企業得以迅速掌握先進實用的治污技術,吸收借鑒、查漏補缺。
據了解,在2022年省生態環境廳將開展10場以上環保專題宣講活動,為1000家以上企業提供環保政策法規服務和重點企業“一對一”技術服務。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