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水稻育苗的時節,在興義市下五屯街道納山村的水稻育苗基地里,工人們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水稻育苗工作,為新一年糧食增收打下堅實基礎。
近日,記者走進納山村水稻育苗基地看到,和傳統的育苗方式不同,幾名工人正采用人工加機械的方式進行水稻毯狀育苗,將農業科技創新運用到水稻育苗工作中,穩步推進春耕備耕工作。
據興義市奇峰果蔬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姚明朋介紹,利用毯狀育苗的方式進行水稻育苗,不僅可以節約人工和土地,而且使用無紡布做拱棚子,還可以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秧苗的長勢也更好。
據了解,毯狀育苗是水稻機械化種植的第一個環節,通過這樣的方式育苗,不僅節約土地,而且出苗又齊又壯,有利于后續進行機械化插秧,減少插秧移栽過程中導致的缺苗現象,從而實現增產。
姚明朋說:“我們一畝土地的秧苗可以栽五六十畝大田,目前育苗的品種有玉針香、奧富優、貴紅1號、2號,還有泰優808等等,我們這里的育苗主要提供給萬峰林、威舍和下五屯的納山村,總面積大概有1100畝左右。”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