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漁期制度是一項重要的漁業資源養護制度。為進一步做好萬峰湖流域水環境整治鞏固提升工作,有效控制污染源,加快生態系統修復,切實鞏固治理成效,更好促進流域經濟可持續發展,興義市探索建立上下游合作保護的相關機制,促進萬峰湖流域上下游統籌保護、協同發展,走出一條區域聯動、互利共贏的路子。
一
萬峰湖是珠三角經濟區的重要水源地,水質情況直接關系到珠江水系經濟發展。今年的3月1日至6月30日,《興義市2022年珠江流域禁漁期管理工作方案》開始實施,為了進一步鞏固推進水生生物資源養護和生態環境保護,興義市委市政府主動出擊,各部門、各鄉鎮等迅速行動,認真組織,采取有力措施,積極開展禁漁工作,持之以恒推動萬峰湖生態治理和法治思想建設。
根據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印發的《關于做好2022年珠江流域等相關水域禁漁期管理工作的通知》,興義市結合實際,在轄區范圍內的江河、湖泊、大中型水庫,在規定的禁漁區和禁漁期內,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嚴禁扎巢取卵、挖沙采石和從事其他影響魚類生態的活動,嚴禁收購、銷售在禁漁期和禁漁區內捕撈的漁獲物。
長期以來,由于非法捕撈隱蔽性強、流動性大、執法過程中取證困難等因素,非法捕撈現象時有發生。興義市各級各部門采取有效措施,有力有序推進“禁漁”行動走深走實。
“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萬峰湖鞏固提升工作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駱開林介紹,公安部門全面打擊違法違規行為,交通部門開展打擊水上浮動設施和“三無”船舶的治理,農業和綜治部門全面打擊非法捕撈等,通過協作配合,對萬峰湖的環境進行全面治理。
“現在萬峰湖整治已成為常態化,每天我們都會去湖面巡查,對非法捕撈和電魚等行為嚴厲打擊。”興義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工作人員吳建紹說。
去年12月至今年3月,興義市協調貴州安龍縣,廣西隆林縣、西林縣,云南羅平縣從公安、生態環境、交通運輸、水務、農業農村、綜合執法等部門抽調67人開展為期4個月的聯合執法行動。共出動船舶362余艘(次),沿岸調查出動車輛150車(次),查扣岸上釣魚棚和水上釣魚棚共計102個,拆除73個私建釣場以及39個私建大型浮臺,拆除船改棚9艘,查扣“三無”船舶18艘,清理非法捕撈攔河網12張、抬網96張、地籠網125張。三省(區)五縣(市)聯合執法取得初步成果,為下步建立聯合執法機構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
除了常態化打擊,為全面掌握轄區漁船動態,萬峰湖鞏固提升工作指揮部還以鄉鎮為單位建立禁漁漁船臺賬,采取定人聯船、定期點船方式,落實漁船集中停靠制度。同時,農業農村局漁政服務中心聯合各部門,廣泛宣傳禁漁期制度及漁業相關法律法規,重點在漁港碼頭附近的水域進行禁漁宣傳,并發放和張貼禁漁通知。同時,進一步完善禁漁期舉報制度,通過公開舉報電話、微信公眾號、電子郵箱等方式,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積極營造全民禁漁的社會氛圍。
“與老百姓交談中,我們發現有一部分群眾對于禁漁的重要性不了解。”興義市農業農村局漁政服務中心漁政漁港監督管理站站長王成國說,通過廣泛宣傳,群眾了解到興義轄區的所有自然湖泊、河流都屬禁漁范圍,也清楚了哪些漁具不能使用。
為了修復人為破壞的水產資源,增加萬峰湖流域的魚類群體數量,維護生態平衡,每年貴州生態日這一天,興義市人民法院、興義市農業農村局漁政服務中心等部門,都會到南盤江鎮漁港碼頭,開展非法捕撈水產品案件集中增殖放流司法修復活動,用實際行動呼吁大家一起來保護生物、保護生態,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興義市人民法院萬峰林環境保護法庭庭長夏玥介紹:“我們也做了大量的新聞宣傳和網絡宣傳,讓更多的人知曉相關措施,主動履行修復生態的責任。”
如今,通過長期有效的綜合治理,萬峰湖清清的湖水碧波蕩漾,沿岸風景如畫。
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興義市委市政府以及各級各部門聚焦重點任務,用決心、魄力和務實,繼續以“零容忍”態度依法嚴厲打擊非法捕撈、經營等違法違規行為,確保萬峰湖流域漁業資源良性發展,持續不斷推進萬峰湖綜合治理工作走深走實。(林琳 賀順超 項鴻雁)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