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
各市(州)人民政府2020年度
暨“十三五”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
目標責任評價考核結果的通報
黔府辦函〔2021〕90號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
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將各市(州)人民政府2020年度暨“十三五”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責任評價考核結果通報如下:
一、目標完成情況
“十三五”期間,全省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降至0.6712噸標準煤/萬元、累計下降24.3%; 能源消費總量為10621萬噸標準煤,累計增加1277萬噸標準煤、增長13.66%。 全面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降低14%以上,能源消費增量控制在1850萬噸標準煤以內的目標任務。
從市(州)情況看,9個市(州)均完成了省下達的“十三五”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任務。 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方面,貴陽市累計下降25.86%、遵義市累計下降24.79%、六盤水市累計下降29.21%、安順市累計下降29.51%、畢節市累計下降24.83%、銅仁市累計下降25.90%、黔東南州累計下降22.79%、黔南州累計下降24.32%、黔西南州累計下降32.12%,均完成了“十三五”目標任務。 能源消費增量方面,貴陽市281萬噸標準煤、遵義市307萬噸標準煤、六盤水市113萬噸標準煤、安順市48萬噸標準煤、畢節市171萬噸標準煤、銅仁市84萬噸標準煤、黔東南州93萬噸標準煤、黔南州142萬噸標準煤、黔西南州80萬噸標準煤,均完成了增量控制目標任務。
經綜合考核,貴陽市考核等級為超額完成,黔西南州、黔東南州、六盤水市、畢節市、遵義市、銅仁市、安順市、黔南州考核等級為完成。 對考核結果為超額完成等級的貴陽市予以通報表揚。
二、措施落實情況
(一)目標責任落實情況。 一是科學分解目標。 各市(州)均將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任務分解下達到各縣(市、區、特區)以及重點行業,逐級壓實責任。 二是加強預警分析。 各市(州)加強調度分析,定期召集相關部門推動落實節能工作,研究分析節能形勢,緊盯節能工作不放松。 三是全力督促落實。 各市(州)定期對重點節能項目進行專項檢查,對建設滯后、資金使用不規范、措施落實不力等情況,實行限期整改。 對節能目標完成滯后地區,采取針對性措施加快推動落實。 四是嚴格責任考核。 各市(州)按年度對各縣(市、區、特區)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考核,公告評價考核結果,接受社會監督。 其中:黔西南州對2020年度考核結果為超額完成等級的縣(市、區)及“百千萬”重點用能單位采取以獎代補方式獎勵資金33萬元。
(二)產業結構調整情況。 著力優化工業結構,嚴控規劃、土地、節能、環保、安全等準入條件,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以下簡稱“兩高”)項目盲目發展,2020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六大高耗能行業能耗占地區規模以上工業能耗比重為86.2%,比2019年下降0.5個百分點。 但從各市(州)產業結構調整情況看,貴陽市、遵義市、銅仁市和黔南州未完成六大高耗能行業產值占地區工業總產值比重降低的目標,畢節市、銅仁市未完成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上升的目標。
(三)節能資金投入和重點工程實施情況。 各市(州)“十三五”期間圍繞節能、循環經濟、資源綜合利用等重點工程,實施重點項目775個,獲得43.6億元國家及省級專項資金支持。 但大部分市(州)在財力緊張的情況下,均逐年削減了各級節能主管部門節能專項工作經費,“十三五”期間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事中事后監管不嚴、“兩高”項目未批先建等問題依然存在。
(四)重點領域節能管理工作情況。 一是工業領域。 各市(州)工業節能主管部門“十三五”期間累計完成對1092戶(次)涉及化工、冶金、水泥等行業企業的節能監察工作,同步對434戶(次)用能企業開展了節能診斷。 同時,積極組織各行業開展能效水平對標達標活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示范申報,全省共培育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25戶、綠色園區6個、綠色設計產品8個、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企業1戶,省級綠色工廠57戶、綠色園區16個、綠色設計產品2個、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企業1戶。 除畢節市、黔東南州外,其他市(州)均成功創建國家級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稱號,貴陽市、遵義市、黔南州分別完成14戶及以上國家或省級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稱號創建。 二是建筑領域。 各市(州)嚴格新建建筑施工圖設計文件節能審查和建筑工程節能驗收,大力發展綠色建筑。 “十三五”全省城鎮新建建筑在設計階段和工程竣工驗收階段的節能強制性標準執行率均為100%,累計通過綠色建筑施工圖審查的綠色建筑項目共計1236個,新增綠色建筑面積4521.53萬平方米。 除銅仁市外,各地均明確了公共建筑節能改造計劃目標,并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推進改造,加快推進公共建筑節能監管體系建設,實施能耗動態監測。 三是交通領域。 各市(州)嚴格落實《貴州省交通運輸節能環保“十三五”發展規劃》,大力推動綠色出行,2020年全省新增及更新公交車615輛,其中新增及更新新能源公交車595輛、比重為96.7%,超額完成35%的目標任務。 廈蓉高速公路都勻至香格里拉聯絡線都勻至安順段、銅仁市國家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等項目納入交通運輸部綠色示范工程。 四是公共機構領域。 各市(州)加強公共機構能耗統計,嚴格執行政府強制采購和優先采購制度,完成公共機構節能降耗專項考核。 “十三五”期間共創建97個國家級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推廣并實施5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 全省公共機構人均能耗、單位建筑面積能耗分別累計降低25.58%、18.53%,全面完成“十三五”公共機構節能目標任務。 除六盤水市、黔南州外,各地均完成地區節約型機關創建工作目標。 五是重點用能單位。 除遵義市外,各市(州)均按年度會同有關部門或委托專業機構開展重點用能“百千萬”行動,對轄區內“萬家”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目標完成情況和節能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現場評價考核,并通報考核結果。
(五)日常監督檢查情況。各市(州)嚴格按照“雙隨機、一公開”原則,開展節能執法監督檢查和能效標識計量專項監督檢查。“十三五”期間對全省化工、冶金、建材等行業開展了1092戶(次)節能監察,其中對39戶監察發現問題的企業下達整改通知書,并同步做好復查工作。檢查重點用能產品生產、銷售企業2044戶,并按屬地管理和分級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完成了199戶重點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審查工作。
(六)節能管理和服務情況。各市(州)認真執行國家能源統計與核算制度,加強基層調研和培訓工作力度,嚴把數據審核和評估關,按時保質上報統計數據。積極開展節能綜合業務培訓,“十三五”共培訓人員約3500余人次。各市(州)積極運用網站以及微信、微博、視頻平臺等新媒體,充分發揮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媒體優勢,全方位宣傳節能工作,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三、存在問題及下步工作要求
“十三五”期間各市(州)均超額完成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任務,節能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但對照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全省節能工作形勢依然嚴峻,主要表現在:一是各市(州)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經濟發展和工業化、城鎮化水平等仍有差距,對能源消耗剛性需求較大。二是節能工作投入大、見效慢、回收期長,節能資金投入力度有待加大。三是節能管理基礎作用有待進一步夯實,節能審查事中事后監管需進一步加強。下一步,各市(州)要強化主體責任,著力健全長效機制,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扎實做好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工作。
(一)持續完善能耗雙控工作機制。制定印發各市(州)《“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將“十四五”節能目標層層分解,壓實責任,嚴格目標責任考核,加強對縣(市、區、特區)政府、重點用能單位雙控考核。
(二)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各市(州)要按照國家、省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的要求,深入梳理在建、擬建“兩高”項目,綜合考慮不同領域、不同區域用能需求,優先上低耗能高附加值產業項目、重點控制“兩高”項目,倒逼產業轉型升級。
(三)嚴格節能審批。各市(州)要加強對新建項目的能耗雙控影響評估和用能指標來源審查。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未達到能耗水平要求的項目,節能審查一律不予上報。加強事中事后監管,通過節能監察、委托專業機構等方式,按年度對區域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意見落實情況、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目標完成情況開展專項監督檢查。
(四)強化重點領域和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各市(州)要繼續深入推進工業、建筑、交通、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節能,鼓勵先進節能技術集成運用。按照屬地管理和分級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對重點用能單位進行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嚴格執行能源統計、能源利用狀況報告、能源管理崗位和能源管理負責人等制度。
(五)加大節能減排資金投入。各市(州)要加快節能工作能力建設,加大資金保障力度,強化綠色、節能、低碳科技投入,大力實施重點節能工程,支持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推廣新技術和新產品,加快節能環保技術產業化步伐。
附件:各市(州)人民政府2020年度暨“十三五”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責任評價考核結果
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1年12月4日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