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安縣農技人員奔走于各鄉鎮的幼齡茶園,為群眾現場示范講解茶樹套種大豆技術。
今年,該縣計劃推廣“茶+大豆”套種面積4000畝,涉及農戶1200戶。
“‘茶+大豆’套種模式在降低茶園管護成本的同時,還能增加大豆效益,實現‘一地多產、一地多收’。”該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譙樹黔表示,大豆根系中的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利于茶樹生長。同時,黃豆的經濟效益相當高,每畝收入可達1600元左右。
據悉,茶產業是普安縣的特色產業,全縣茶園種植面積達18.3萬畝,其中幼齡茶園面積5.8萬畝。近年來,為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農作物產量,普安縣深挖“茶地經濟”,探索創新種植模式,在幼齡茶地里套種大豆,讓作物營養互補,提高土地肥力,助農增收。
技術推廣,措施先行。為調動農戶種植積極性,推動“茶+大豆”套種技術實施,普安縣劃撥財政資金,由縣農業農村局統一購進優質豆種,免費發放給農戶。此外,該縣還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組織方式,發動種植大戶帶動推廣種植。
該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侯永帥表示,除了套種“茶+大豆”,縣里還將排查整治撂荒地種植大豆,并擴大糧油種植面積,幫助農民持續增收。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