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普安縣高棉鄉是典型的傳統農業鄉鎮,耕地面積2.1萬畝,占國土面積的20%,長期以來勤勞智慧的百姓充分結合地理區位、地質地貌等因素,以“政府作引導、市場為主體”相結合,探索出了產業發展的多條路子,朝著“山上綠色茶園、山間糧油菜畜、山下雞鵝鴨魚”的綠色生態多元化農業發展體系邁進,延長“一葉兩果”產業鏈,產業經濟效益逐步明顯,當前春耕備耕有序進行中。
把握節令不誤農時,備足農資保春耕。今年的春耕備耕工作中,高棉鄉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通過摸底調研,做好農資儲備,及時檢修農機等,備足水稻種260公斤、玉米種8600公斤、肥料380噸、地膜1000余卷等,同時加強調度,嚴格市場監管,加大市場農資的假冒偽劣產品打擊排查力度,有力保障農資保供穩價。
守住糧食安全生產底線,把穩糧油生產盤。強化農業防災減災能力,充分抓住高標準農田項目契機,完善產業路9.7公里,旱改水項目灌溉梯田150余畝等,2022年種植的油菜3800余畝花開正旺即將采收,2023年規劃建設地泗壩子、棉花村捧古梯田等2個300畝的鄉級水稻種植示范點正在犁田翻土備耕中,以此示范計劃帶動全鄉種植水稻0.05萬畝,種植玉米1.7萬畝,為糧油安全生產做足“功課”。
搶抓茶青采摘黃金期,“鼓足”茶農錢袋子。高棉鄉擁有高山云霧的優美自然地理氣候環境,經過多年打下的產業基礎,已建成干凈茶園1.8萬畝,1.1萬畝全面開采,今年較長一段時間安吉白茶、黃金芽等品種茶青均在80元/斤以上,截至已實現采摘茶青20萬斤以上,促進當地農戶就業8000人次以上,有效帶動1703戶7804人增收。
穩住經濟作物烤煙種植目標,促進煙葉種植戶穩定增收。通過實地調研,歷年有序進行簽訂種植協議、開展種植培訓、實地技術指導、購買保險、煙葉分級回收等環節,保證種植戶的收益,今年計劃1100余畝烤煙種植。
探索庭院經濟的發展,謀劃百香果種植、白鵝養殖產業。用好“土專家”,發掘“種、養殖能人”,在高棉鄉嘎壩社區600畝示范基地的基礎上,以棉花村、地泗村等農戶閑置庭院為試點,探索庭院經濟即發展百香果種植;盤活養殖小區閑置資源,轉產肉兔、白鵝等,第一批肉兔出欄1.1只,白鵝出欄0.1萬只,當前存欄肉兔0.8萬只、白鵝1.2萬只,同時結合農村地區剩余老年人的實情,探索發展庭院圍欄養殖白鵝。
通過立足高棉鄉的鄉情農情,高棉鄉黨委政府把“三農”工作作為當前和今后的重點工作來抓,搶抓時令,謀劃探索發展多種農業產業,力爭掀起鄉村市場經濟“一潭死水”的浪花。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