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精神,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立德樹人關鍵課程作用,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大中小學思政課,現就統籌推進我省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制定以下工作措施。
一、一體化推進思政課專業團隊和協作平臺建設
1.成立廣東省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整合全省學校思政課專家學者、教研員、優秀教師、骨干教師力量,成立廣東省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加強對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研究、指導和服務。建立廣東省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聯系指導縣(市、區)、高校思政課建設工作機制,推動各地各學校思政課改革創新和思政課教師專業成長。
2.組建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學改革創新聯合體。支持高校聯合中小學校,組建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學改革創新聯合體,開展形式多樣的思政課一體化教學研究與實踐活動,為全省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提供可復制可借鑒的經驗。
3.探索建立區域內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體制機制。鼓勵有條件的市、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加強與高校合作,統籌區域內教研機構及中小學校力量,開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打造推進區域內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有效模式。
二、一體化推進思政課教學研究
4.建立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集體備課機制。廣東省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涵蓋大中小學不同學段思政課教師的集體備課;市、縣(市、區)教研部門根據實際每年組織涵蓋中小學不同學段思政課教師的集體備課;學校每學期開學前組織思政課教師集體備課。有條件的地區和學校要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開展集體備課活動,擴大集體備課的輻射面和影響力。
5.組織高校、中小學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聯合開展思政課教學一體化研究。搭建平臺,暢通渠道,支持省級高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與省、市級中小學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聯合攻關,加強對高校思政課必修課程與小學、初中“道德與法治”課,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一體化的研究,推出一批高質量教研成果。把思政課教學一體化研究納入工作室學員結業考核內容,引導他們積極參與思政課一體化教學研究、教學實驗及成果推廣運用等。
三、一體化推進思政課教學交流
6.常態化舉辦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學展示活動。省教育廳每年舉辦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學展示活動,鼓勵各地各學校結合實際組織不同學段思政課教師開展教學展示活動,促進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學習交流常態化、機制化。
7.延伸高校思政課區域協同創新中心工作手臂。各高校思政課區域協同創新中心在組織本區域高校思政課教師學習交流活動時,可根據實際組織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參與,結合實際舉辦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學習交流活動,為本區域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創造共學共長、互促互進的條件和機會。
8.鼓勵大中小學校黨組織書記、校長同上“思政第一課”。鞏固拓展大中小學校黨組織書記、校長每學期為學生上第一堂思政課工作成果,支持大中小學校加強聯系,積極探索,因地制宜采用現場教學、連線教學等形式,組織不同學段學校黨組織書記、校長聯動為學生上思政課,增強思政課對學生的吸引力和實效性。
四、一體化推進思政課教師培養培訓
9.加強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培訓。把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納入各地各學校思政課教師培訓內容,引導思政課教師了解掌握不同學段思政課的課程目標、課程體系、課程內容等,更好把握思政課一體化教學規律,增強思政課教學實效。高校思政課骨干教師分課程培訓承辦學校要通過專家輔導報告、中小學思政課教師經驗交流等形式,促進高校思政課教師增強銜接中小學思政課的意識,提高教學能力和水平。
10.注重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研究。在省教育規劃項目(德育專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題、中小學德育課題中設立大中小學思政課建設一體化建設研究專題,鼓勵學校和思政課教師開展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理論和實踐研究,注重研究成果運用和宣傳,積極發出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廣東聲音。
五、加強對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領導
11.落實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責任。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把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擺上重要議程,加強組織領導,注重頂層設計,加大資源統籌力度,有力有效推進本地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學校黨組織要負起思政課建設的主體責任,黨組織書記、校長作為第一責任人,要帶頭推動思政課建設,積極推進本單位與其他學段學校聯合開展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研究和實踐。
來源:廣東省教育廳
責任編輯: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