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雙減”,學校是主陣地,亮點在課后服務。青神縣教育和體育局聚焦課后服務,優化服務項目,提升服務質量,滿足學生多樣化、個性化需求,為學生減負強能。
優化服務項目。項目形式多樣化,利用校內、校外、校際資源優勢,突出辦學特色,發放課后服務意見征求表10000余份,收集學生需求、家長意見,開發設置“基礎+拓展、作業+社團、走教+走班”等259個項目。項目內容層次化,作業分層輔導,針對不同學情,精心設計,重基礎,提能力,達到全面發展。社團分級培養,分普適、精品兩類,普適性重基本能力培養,人人皆可參與;精品性重選拔提升,選擇基礎好的學生參加。項目選擇自主化,學生根據自己情況、興趣愛好,采用網上報名或填寫申請表,選擇項目參加;學校根據報名情況和項目開設情況,采取臨時調控或集中選拔的方式分班組團。目前全縣10404名有需求參與課后服務的學生參與了社團活動,參與率99%。
優化服務師資。用好校內教師,選配專業特長教師擔任社團教師,開設陶藝、剪紙、機器人、國畫、田徑、乒乓球閱讀和書法等近200個校本課程。聘請校外教師,根據學生需求和項目開設聘請校外專業教師69名,開設爵士舞、跆拳道、管樂、民族民間舞、合唱、編程、武術等近70個精品課程。校內外融合發展,定期外派校內教師學習,開展專業培訓,發掘專業潛能,促進專業提升;組織校內校外教師開展項目研討與課程編寫,互學互助,共同成長。
規范服務管理。健全工作機制,成立課后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服務方案,實施一校一策,落實主體責任,細化“服務時間、服務方式、服務內容、服務經費、安全保障”等管理。加強工作宣傳,發放《致家長一封信》10000余份,召開家長會30余場,征求家長意見,做好家長工作,獲得家長支持,形成育人共識。嚴格工作監管,責任股室和掛校股室開展課后服務過程督查50余校次,堅決查處強制或變相要求學生參加課后服務、違規亂收費、開展集體教學或上新課等違規行為,將督查、考核結果納入“雙減”工作考核、督導評估考核、教師考核和校長年底績效考核。
來源:眉山市青神縣教育和體育局
責任編輯: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