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廣西壯族自治區舉行了瀕危植物元寶山冷杉野外回歸活動。
當天,經專家現場指導,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相關處室、柳州市林業和園林局、中科院廣西植物研究所、融水苗族自治縣政府等相關單位領導及專家在元寶山海拔1500米的區域野外回歸種植了100株培育6年樹齡的元寶山冷杉幼苗。
元寶山冷杉野外回歸將有利于進一步增加元寶山冷杉野外植株數量,促進野外種群恢復,對豐富元寶山生物多樣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今年,在自治區林業局大力支持下,元寶山保護區獲得中央預算內林業基本建設投資極小種群野生動植物資源拯救建設資金100萬元,用于建設元寶山冷杉幼苗保育基地和種子培育實驗室。目前項目即將投入使用,為有效保護瀕危物種元寶山冷杉和及時開展科研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自20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元寶山保護區積極與中科院廣西植物研究所合作,開展元寶山冷杉監測保護及進行人工培育工作。目前已培育元寶山冷杉幼苗數量約1.2萬株,前期試驗野外回歸450株,成活率70%以上,成效明顯。
據了解,元寶山冷杉是我國分布最南端的冷杉屬植物,為國家Ⅰ級重點保護植物,屬于全球瀕危物種,于1998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擬定的“針葉樹行動計劃”列為全球重點保護針葉樹種。元寶山自然保護區是該物種在全球唯一的分布地,目前野外種群數量801株,現有母樹多數是百年以上的老樹,已被列入全國極小種群植物拯救工程。(張榮興)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
責任編輯: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