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山東省臨沂市春季造林總結暨雨季造林工作座談會召開。臨沂市林業局有關領導,各縣區林業主管部門分管負責同志、業務科站長以及市局有關科室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參會。
會上,對《山東省造林綠化空間調查評估外業核查方案》做了解讀并進行了答疑解惑,印發了《臨沂市林業局關于切實做好雨季造林工作的通知》,發放了《科學綠化文件論述摘編》。各縣區匯報交流了春季林業生產、雨季造林籌備、市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使用推進、科學綠化示范工程規劃編制、林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等工作進展及存在問題。
會議認為,今年以來,全市統籌疫情防控和春季林業生產,以“推進國土綠化、建設綠色沂蒙”為主題,以3.12植樹節為重點,扎實推進春季林業生產,推動全市科學綠化工作深入扎實開展。截至目前,全市完成春季造林6292畝,其中人工造林2092畝、退化林修復4200畝,共有317萬人義務植樹1203萬株(含折算)。4月9日和5月19日,副省長曾贊榮、省自然資源廳一級巡視員王太明等先后到沂南縣岸堤鎮王山峪、朱家林荒山造林點實地調研,對臨沂市科學綠化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會議指出,今年春天全市降雨異常偏少,加之疫情防控要求共同影響,春季造林還存在造林成活率低、造林進展慢且不平衡、市級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預算執行低、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工作推進緩慢、造林綠化空間調查評估和科學綠化規劃編制進展慢等問題。
會議要求,要認真謀劃雨季造林工作。各縣區要把雨季造林作為近期林業工作的重要任務,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一是提早籌備造林物質。提前組織苗源,做好苗木供應和調配,確保種苗質量和數量;根據需要籌備地膜、保水劑和造林工具等物質。二是做好造林工程項目建設準備工作。沂南縣、蒙陰縣和費縣等縣要統籌市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省森林生態補償資金、森林植被恢復費、沂蒙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脆弱區造林資金和市級林長獎補資金,建立健全綠化后期植綠護綠和防火巡林長效機制,打造科學綠化試點示范省荒山綠化示范林典型和退化林修復典型。三是做好組織管理工作。要推廣“工程造林+鄉村綠化隊+村護林隊+村民公益崗”模式,鼓勵建設單位優先雇傭農村剩余勞動力參與荒山綠化。要嚴格落實當地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要求,管行業就要管安全,加強荒山造林人員的組織、培訓和管理,增強造林綠化工作的安全生產意識。四是提高造林質量。一旦發生有效降雨,及時組織搶墑造林。要按照適地適樹原則,提倡造林樹種良種化、鄉土化、多樣化,采用良種壯苗,推廣使用地膜、保水劑、生根粉等物質,提高造林成活率。要組織春季造林成果調查,對造林成活率低的地塊,利用雨季造林時機補植補造。要建立完善綠化后期養護管護制度,做好防火災、防病蟲害、防牛羊破壞等管護工作,確保造一片、活一片、成一片。各縣區要打造1—2處特色示范點,適時召開全市雨季造林現場會。
會議要求,要編制完成《臨沂市科學土綠化示范工程規劃》??茖W綠化示范工程規劃是臨沂市“十四五”時期貫徹落實科學綠化實施意見的總抓手。各縣區要結合造林綠化空間調查評估工作,全面摸清各自的造林綠化潛力,明確近期規劃(2022—2023年)、中期規劃(2024—2025)任務目標和推進措施,形成高質量的規劃造林綠化空間工作成果。
會議要求,要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督促資金閑置縣區及時策劃提報項目,加快項目實施和進度。協調財政部門對實施并通過驗收的項目及時撥付資金,增強預算執行力。將市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金撥付和項目完成情況納入全市年度林長制工作績效評價內容。
會議要求,要推動林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工作深入開展。邀請有關專家就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進行培訓,探討全市開展森林資源領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路徑、模式??偨Y完善森林生態效益橫向補償做法,組織縣區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工作先進地區考察。各縣區要對照省廳22個典型案例和自然資源部典型案例,結合各自實際,培植典型案例,力爭各類典型的數量和質量都取得新突破。
來源:?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山東省林業局)
責任編輯: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