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新看點】
◎本報記者 張 蘊通訊員 馬潤生何炳勛
3月13日,記者從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獲悉,由該院牽頭完成的“偏遠地區全清潔能源多能供給技術及示范”項目順利通過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組織的成果鑒定,這標志著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在偏遠地區全清潔能源多能供給技術領域取得突破,對促進我國偏遠地區清潔能源綜合利用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建設新型電力系統、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青海省積極貫徹國家“雙碳”和鄉村振興戰略目標,努力打造“碳中和先行示范區”。但青海省部分供電能力相對薄弱的偏遠農牧區域,存在自然環境惡劣、供暖需求強烈、居民居住分散等特征。傳統電采暖形式價格相對較高,不適合在偏遠地區推廣應用。
“偏遠地區全清潔能源多能供給技術及示范”項目圍繞如何充分利用新能源分布式發電、供熱、儲電、儲熱等先進技術,從多能供給系統方案設計、設備研制、優化配置、協調控制等4個方面開展研究,實現光、儲、熱能源供給協調自治,解決偏遠地區用戶用能難題,打造偏遠地區熱、電、儲多能互補、綜合用能示范樣板,為研究新型電力系統中的終端用能電氣化、源網荷儲互動提供平臺,為探索我國偏遠地區清潔能源綜合利用技術開辟新途徑。
據悉,“偏遠地區全清潔能源多能供給技術及示范”項目團隊開展產學研用聯合攻關,基于偏遠地區特點,以青海省瑪多縣民族寄宿制中學為新一代能源供給系統示范工程試點,在綜合能源系統規劃、裝備研制、能量管理等關鍵環節開展技術研究,突破了電、熱等產業協同發展技術瓶頸,揭示了偏遠極寒環境下基于全清潔能源的多源復合供電供熱機理,首次研制了適用于高原地區的電熱綜合能源一體化供給及存儲裝備,提出了基于全清潔能源方式的熱電一體化綜合能源系統多目標容量優化配置方法,提出了基于“智慧控制—數據共享—狀態自調—故障修復”的綜合能源供給系統多時間尺度能量管理策略,建設經濟可靠的全清潔能源多能供給系統。
從2021年開始,“偏遠地區全清潔能源多能供給技術及示范”項目相關成果已推廣至青海三江源清潔取暖、新疆新能源產業園多能供給、甘肅智慧農業綜合能源、內蒙古光儲系統集成冷熱電聯供等偏遠地區的示范項目中。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