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眼睛具體事例,保護眼睛具體事例有哪些

 愛眼知識網    2024-10-15 17:46:49 發布   護眼技巧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保護眼睛具體事例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保護眼睛具體事例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愛眼護眼詩句和詞語

1.《眼病二首》

保護眼睛具體事例,保護眼睛具體事例有哪些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散亂空中千片雪,蒙籠物上一重紗。

縱逢晴景如看霧,不是春天亦見花。

僧說客塵來眼界,醫言風眩在肝家。

兩頭治療何曾瘥,藥力微茫佛力賒。

眼藏損傷來已久,病根牢固去應難。

醫師盡勸先停酒,道侶多教早罷官。

案上謾鋪龍樹論,盒中虛捻決明丸。

人間方藥應無益,爭得金篦試刮看。

愛護眼睛的詩句:1、宋.陸游《高秋風》:從今惜取觀書眼,長看天西萬疊青。

2、唐.杜甫《新安吏》: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

3、唐.白居易《眼暗》:千藥萬方治不得,唯應閉目學頭陀。

?

1、萬里江山眼底收,大千世界目中明。

2、愛眼護眼始于心,科學用眼踐于行。

3、黑夜給了我一雙的眼睛,我卻用找光明。

4、保護兒童和青少年視力。

5、眼神里的語言世界任何地方的人都能理解。

愛護眼睛的詩句有哪些?

1.

《高秋亭》

宋?陸游

三日山中醉復醒,徑歸回首愧山靈。

從今惜取觀書眼,長看天西萬疊青。

2.

《病眼花》

唐·白居易

大窠羅綺看才辨,小字文書見便愁。

必若不能分黑白,卻應無悔復無尤。

愛護眼睛的詩句:1、宋.陸游《高秋風》:從今惜取觀書眼,長看天西萬疊青。

2、唐.杜甫《新安吏》: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

3、唐.白居易《眼暗》:千藥萬方治不得,唯應閉目學頭陀。

眼珠為什么不怕冷?

在北風呼嘯的北方,每到冬天,人們都是全身包裹著,唯獨只留下一雙眼睛,甚至連眉毛上都結了冰,可眼睛卻活動自如,絲毫沒有感到寒冷。眼球也就是平常說的眼珠,真的不怕冷?眼球確實不怕冷。這是由于其獨特的構造所決定的。

1.人眼的構造

人的眼睛近似于球形,位于眼眶內。正常成年人其前后徑平均為24mm,垂直徑平均23mm。最前端突出于眶外12~14mm,受眼瞼保護,眼臉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眼皮。眼球包括眼球壁、眼內腔和內容物、神經、血管等組織。而眼珠外是角膜,它是人體上最敏感的部分。

2.眼皮的構造。

眼皮位于眼球前方,構成保護眼球的屏障。眼皮分上眼皮和下眼皮,眼皮上還有向外生長的毛發,稱之為睫毛。眼皮里有淚腺 。眼皮中的神經十分發達,但其毛細血管卻不發達。

3.眼球的構造

眼球由外到內分為:角膜、晶狀體、眼球內容物、視網膜。

(1)角膜

角膜有十分敏感的神經末梢,如有外物接觸角膜,眼瞼便會不由自主地合上以保護眼睛。為了保持透明,角膜并沒有血管,透過外界空氣、淚液及房水獲取養份及氧氣。

(2)晶狀體

為什么我們的眼球不怕冷呢?

即便寒風刺骨,手腳冰涼,然而同樣暴露在體表的眼睛卻不怕冷。即使眼眉結冰睫毛上霜,仍舊沒有一點冷的感覺。

在人體體表分布著很多傳導溫、觸、壓覺的感受器。其中“溫”涵蓋“冷和熱”,又稱為冷點和熱點。正常人體,冷點感受器多于熱點感受器。當外界溫度下降時,皮膚溫度也隨之下降,這樣就刺激了體表的冷點,冷點感受器通過神經系統將信息傳遞給大腦,從而使人感覺到冷。然而,我們眼睛的構造很奇妙,構成眼球的角膜、結膜、鞏膜上雖然有極其豐富的觸覺和痛覺感受器,卻沒有冷點感受器。人類的手指、腳趾、耳朵、鼻尖、腰部則分布較多的冷點。

更重要的是,角膜和鞏膜是缺少血管的透明組織,幾乎沒有什么散熱作用,從而起到緩沖寒冷傳導到眼球里的作用,再加上不停的眨眼和眼球不停的轉動,可以產生豐富的熱量,所以眼球盡管露在外面,就算數九寒天也不怕冷,溫度也可以保證10°以上。

為什么冷風拂面會使人流淚呢?原來當冷風拂面時,寒冷會刺激眼睛,使本來就很細的淚小管和鼻淚管收縮,從而導致淚管阻塞,淚液便無法從正常的途徑流走,于是便“奪眶而出”。但過一會兒,淚小管和鼻淚管適應了寒冷的刺激,收縮就會停止,流淚的現象就會消失。


此外,身體某一器官之所以“怕凍”,是因為低溫可令器官中的水分結冰,冰晶刺穿細胞壁,造成器官組織細胞的完全破壞繼而死亡。眼睛的核心組織眼球是一種“玻璃體”的物質,不同于其他器官的豐富含水量,玻璃體最接近固體,含水量極低,所以在低溫下最難被凍結。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保護眼睛具體事例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保護眼睛具體事例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相關推薦